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马公弼夜雨》
《和马公弼夜雨》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

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

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ōng
sòng / yángwàn

wèizhìyāoxīnhánquánxiāo

dōurénzhèngkuòyuǎnfānránchéngliáo

shēngzàishūyánhuángmèngtīngjìnlòujìndānxiāo

chóuxīnquèbèishīgōuyǐnshǐjuéjūnjiāyáo

注释
雨:指降雨。
疠气:疫病的寒气。
都人:城市居民。
幡然:突然,骤然。
寂寥:孤独,寂寞。
疏檐:稀疏的屋檐。
禁漏:古代宫中报时的漏壶。
丹霄:红色的天空,这里指皇宫。
愁心:忧愁的心情。
诗:诗歌,此处可能指引发诗人情感的诗篇。
翻译
一场雨洗净了泥土直到腰际,新来的寒气因之全然消散。
城中的人们因这雨而感到格外舒畅,远方的客人却因此变得孤寂。
雨声回荡在稀疏的屋檐和飘落的黄叶间,梦中仿佛听到宫禁中的更漏声临近天边。
我的愁绪被诗歌牵引,此刻才意识到你家与我家相隔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细雨带来的清凉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开篇“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两句,生动地勾勒出秋雨之后的湿润和寒意的消散,透露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两句,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人们对于这种秋雨的心态。城中居民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而远方的旅者则因而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雨声在屋檐和黄叶间的回响,以及诗人在梦中聆听夜半的钟声,仿佛能够贴近那遥远的皇宫。

最后,“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暂时忘却忧愁,却又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这不仅体现了诗歌的抚慰心灵的力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偶书

忧时耿耿丹心在,无事悠悠白日过。

万里山河音信少,一春风雨闷怀多。

(0)

读史六首·其五

晓看嵩少玉嶙峋,枉驾应怜处士贫。

令尹若能为保障,长衾尽覆洛城人。

(0)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其九

科斗临池学篆文,燕雏带雨掠香芹。

春闺应恨归来晚,南浦当时错送君。

(0)

题天衣长老孚竹潭所藏长江万里图

万里大江谁所凿,岷山直下海门通。

乾坤元气长嘘吸,日夜沧波自混融。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

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0)

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其三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

谁信九霄风雨外,群仙正赏月华明。

(0)

大茅峰四绝句·其二

风吹天朗见秋毫,足力穷时所历高。

老子何曾烦一步,舆夫攀陟不辞劳。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