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
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
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
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
此诗《送欧阳元功谒告还浏阳》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描绘了友人欧阳元功在清晨奉上新书,随后解下冠带,仿佛要洗去尘世的烦忧,回归自然的情景。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新书象征着知识与才华,御床则寓意着朝廷的荣华,而解缨濯沧浪则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颔联“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通过归鸿与倦骥的意象,表达了欧阳元功虽有归心似箭之感,但面对广阔江云和漫长野水,却只能徒增思乡之情。归鸿象征着归家的渴望,而倦骥则比喻欧阳元功的疲惫与不舍,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进一步描绘了欧阳元功在旅途中可能面临的炎夏酷暑与孤独寂寞。竹簟暗示着旅途中的简陋与艰苦,暑风则象征着炎热与挑战。茶烟清昼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鬓毛苍则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与欧阳元功的年岁渐长。
尾联“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表达了对欧阳元功未来旅程的祝愿与期待。篮舆千里象征着欧阳元功将踏上长途跋涉的旅程,宜春道则预示着旅途中的美好与希望。投老相求访石霜,则寄托了对欧阳元功晚年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想象,希望他能在宁静与淡泊中度过余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虞集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延楼横岭正相当,遥见扶空树叶黄。
示俭已看霏细草,纵禽底用献长杨。
论文谁继伯侨庶,较艺原多斛律光。
安不忘危古有戒,金川况未靖天狼。
三辅拱皇都,首善倡诸路。
农桑业各勤,燕赵风犹素。
回环十郡间,巡行亦已屡。
城郭渐苟完,黔黎实既庶。
教养诚本图,盖藏更急务。
复恐夺其食,为之戒太遽。
利弊率倚伏,所宜善施措。
迩年常偏灾,沟壑宁无仆。
赈恤恩纵逮,承宣责应赴。
所见怀足慰,未见意深虑。
趋承莫矜能,抚字先怀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