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拱皇都,首善倡诸路。
农桑业各勤,燕赵风犹素。
回环十郡间,巡行亦已屡。
城郭渐苟完,黔黎实既庶。
教养诚本图,盖藏更急务。
复恐夺其食,为之戒太遽。
利弊率倚伏,所宜善施措。
迩年常偏灾,沟壑宁无仆。
赈恤恩纵逮,承宣责应赴。
所见怀足慰,未见意深虑。
趋承莫矜能,抚字先怀恕。
三辅拱皇都,首善倡诸路。
农桑业各勤,燕赵风犹素。
回环十郡间,巡行亦已屡。
城郭渐苟完,黔黎实既庶。
教养诚本图,盖藏更急务。
复恐夺其食,为之戒太遽。
利弊率倚伏,所宜善施措。
迩年常偏灾,沟壑宁无仆。
赈恤恩纵逮,承宣责应赴。
所见怀足慰,未见意深虑。
趋承莫矜能,抚字先怀恕。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谕直扈驾诸臣》。诗中描绘了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与关怀,强调了农业、教育、民生、灾害救济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与措施。
首先,诗中提到“三辅拱皇都,首善倡诸路”,表达了对首都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的认可,以及对其他地区的示范作用。接着,“农桑业各勤,燕赵风犹素”赞颂了各地人民辛勤耕作,保持了良好的传统风气。
“回环十郡间,巡行亦已屡”描述了皇帝亲自巡视各地的情况,体现了对地方事务的直接关注和指导。“城郭渐苟完,黔黎实既庶”则反映了在皇帝的治理下,城市逐渐完善,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教养诚本图,盖藏更急务”强调了教育与民生保障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社会福利。“复恐夺其食,为之戒太遽”表达了对可能影响民众生计的政策谨慎考虑的态度。
“利弊率倚伏,所宜善施措”指出政策实施时需要权衡利弊,采取妥善措施。“迩年常偏灾,沟壑宁无仆”反映了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强调了灾害救济的必要性。“赈恤恩纵逮,承宣责应赴”表明了政府在面对灾害时积极采取行动,提供援助。
最后,“所见怀足慰,未见意深虑”表达了对当前情况的满意,同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警觉。“趋承莫矜能,抚字先怀恕”则告诫官员们在执行政策时要谦虚谨慎,对待百姓要宽容仁慈。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明君的形象。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