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济城好,波明山翠攒。
奇观才约略,春色未阑珊。
野鸟啼朝日,村花艳去鞍。
不教游兴尽,警跸命回銮。
初识济城好,波明山翠攒。
奇观才约略,春色未阑珊。
野鸟啼朝日,村花艳去鞍。
不教游兴尽,警跸命回銮。
此诗描绘了皇帝自济城返回时的景象与心情。首句“初识济城好”,表达了对济城初次接触的美好印象。接着,“波明山翠攒”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济城山水之美,水波明亮,群山翠绿聚集,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奇观才约略,春色未阑珊”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济城的自然景观和季节氛围。奇景刚刚显现,春天的气息还未消散,暗示着济城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时节正值春意盎然之时。
“野鸟啼朝日,村花艳去鞍”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晨景图。野鸟在朝阳下啼鸣,村花在微风中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去鞍”二字,既体现了皇帝出行的轻松自在,也暗含了对旅途愉悦的享受。
最后,“不教游兴尽,警跸命回銮”表达了皇帝虽乐而不忘职责,即使在游玩之际,也时刻准备返回朝廷,履行君主的职责。这既体现了皇帝的勤政爱民之心,也展现了其深沉的政治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济城的自然美景和皇帝的行旅之乐,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政治情怀,展现了君主的多面形象。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
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
问瞿昙教外**心,密密密。
学神仙,须定息。
学圣人,忘智识。
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
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
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
玄关欲透,做工夫、妙在一阳来复。
天癸才生忙下手,采处切须虔笃。
绝虑忘机,清心释累,认取虚无谷。
铅银砂汞,一时辰内攒簇。
霎时天地相交,甲庚无间,龙虎齐降伏。
取坎填离,乾体就、阳火阴符行足。
至宝精坚,真蟾形兆,宜把灵泉沃。
德圆功备,大师名注仙*。
金丹大要,不难知、妙在阳时下手。
日用平常须谨独,莫纵虎龙奔走。
心要安闲,身须正定,意在常存守。
始终不怠,自然通透玄牡。
其间些子肴讹。
为公直指,地下听雷吼。
立鼎安炉非小可,运用斡旋凭斗。
性本圆明,命基牢固,勘破无中有。
老蟾成象,直同天地齐寿。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诚能参透,洗心涤虑密归藏。
意与身心不动,精与气神交合,天理自然彰。
三善备于我,翻笑炼玄黄。
性圆融,心豁达,德辉光。
牛郎织女,一时会合到天潢。
勘破乘槎伎俩,密契浴沂消息,游泳有无乡。
日用别无事,读易对三皇。
真鼎真炉不无不有,惟正惟中。
向静里施工,定中斡运,寂然不动,应感*通。
老蚌含珠,螟蛉咒子,个样真机妙莫穷。
只这是,若疑团打破,顿悟真空。
采铅不离坤宫。
运符火、须当鼓巽风。
向北海波心,生擒白虎,南山火里,捉住青龙。
二物相投,三关一辏,炼出神丹满鼎红。
藏身处,且和光混俗,是谓玄同。
三元秘秋水,微密实难量。
米分清浊,天地人物一包藏。
一乃太玄真水,二气由兹运化,三极理全彰。
上下降升妙,根本在中黄。
兔怀胎,牛喘月,蚌含光。
人明此理,倒提斗柄戽银潢。
绝断曹溪一派,掀倒蓬莱三岛,无处不仙乡。
谁为白兰谷,安寝感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