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忆秦娥(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怀旧和反思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与失落的感慨。
首句“梅谢了”以梅花谢去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既有季节更迭之意,也暗示着过去美好的时光不再。紧接着,“塞垣冻解鸿归早”则写出了春天到来,冰雪消融,大雁北归的景象,通过“早”字渲染出一种急迫和无常感。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中,“凭伊”是依靠、倾诉之意,“大梁遗老”则指的是古城洛阳(古时称为大梁)的老人。这里,作者通过对话的方式,向久经沧桑的老人询问往事,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追寻。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两句,则分别描绘出浙江一带寂静无声,以及淮河流域炊烟稀少的景象。这里的“悄”和“少”,不仅形容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也映射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淡漠。
最后,“宣和宫殿,冷烟衰草”一句,以宣和宫殿这一历史遗迹为背景,描绘出其上空飘浮的冷清烟雾以及周围衰败的野草。这里的“冷烟”、“衰草”,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摧毁力量与自然界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繁华、历史沧桑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