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流水入平溪,古木云深鸟乱啼。
马上行行何处去,人家犹在瀼东西。
千山流水入平溪,古木云深鸟乱啼。
马上行行何处去,人家犹在瀼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千山流水入平溪”,以“千山”展现山峦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与“流水”形成动静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入平溪”则暗示了水流的归宿,为画面增添了一丝静谧之感。
接着,“古木云深鸟乱啼”一句,通过“古木”和“云深”营造出一种幽深、古老的气息,而“鸟乱啼”则打破了这份宁静,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与喧闹,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既有静态的美感,又不乏动态的生命力。
“马上行行何处去,人家犹在瀼东西。”这两句诗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物活动,通过“马上行行”描绘了行旅者的身影,而“何处去”则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不禁思考行者的去向与目的。同时,“人家犹在瀼东西”不仅点明了行进的方向,也暗示了旅途中的温馨与希望,仿佛在告诉读者,无论行至何方,总有一处温暖的归宿等待着旅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又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来日苦短去日长,人生几何鬓已霜。
佳辰置酒开我堂,宾友杂遝进乐方。
繁丝哀竹流清商,薄暮移尊向曲房。
挟瑟进者邯郸倡,约袖结腕清歌扬。
色与心知授明珰,微风荡裾闻异香。
脱簪免髻玄泽光,起视池中双鸳鸯。
双星皎皎在我傍,欲往从之河无梁。
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共谁吟眺。
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柴门悄。
打鱼人去,钓丝空袅。谁料。
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夕阳多少。
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伤怀抱。
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营罢新巢,王谢堂前,午风正微。
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懒逐鹃啼。
学得鸳鸯,迷他蛱蝶,交颈雕梁暂息机。
酣眠好,喜纤尘不动,稳称双栖。梦中犹自交飞。
怪海国、冥冥顷刻归。
想乌衣巷口,旧游恍惚,昭阳殿里,往事依稀。
掠水还惊,蹴花终幻,可似邯郸去路迷。
帘栊畔,被鹦歌唤醒,怨煞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