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共谁吟眺。
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柴门悄。
打鱼人去,钓丝空袅。谁料。
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夕阳多少。
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伤怀抱。
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共谁吟眺。
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柴门悄。
打鱼人去,钓丝空袅。谁料。
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夕阳多少。
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伤怀抱。
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静谧景象。开篇“雁外云浓,鸦边墨淡”,以浓云和乌鸦渲染出秋日黄昏的氛围,云层厚重,乌鸦点点,画面感强烈。接着“秋光横抹林表”一句,将秋光巧妙地融入林梢,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美。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描绘了一叶扁舟在淮河上悠然自得地航行,享受着白蘋带来的清凉之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接下来“共谁吟眺。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柴门悄。打鱼人去,钓丝空袅”几句,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渔人离去后,只有炊烟袅袅,门前静悄悄,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谁料。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意外的发现与情感的共鸣,仿佛在画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荒芜的汀洲与断岸,似乎映照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发深思。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夕阳多少。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流露,昔日的欢愉已成过往,鸭群归巢,船只皆回,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却并非霜冻的清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伤怀抱。凭君细看,鬓先君老”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希望朋友能仔细品味这词中的情感,如同看到了自己鬓发斑白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清雅脱俗的美学追求和对生命真谛的探寻。
驾扁舟,冲剧暑,千里江上去。
夜宿晨兴,一一旧时路。
百年忘了旬头,被人钻破,故纸里、是争雄处。
怎生诉。欲待细与分疏,其如有凭据。
包裹生鱼,活底怎遭遇。
相逢樽酒何时,征衫容易,君去也、自家须住。
乃父高皇侍从臣,汝今潜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临照,土旷人稀费抚循。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来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惬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