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当奇处行题何大参子元藏沈隐君画郴州江山图》
《独当奇处行题何大参子元藏沈隐君画郴州江山图》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祝融峰高插南极,东南郴江流不息。

桓圭削绿浸瑶池,天下江山奇复奇。

昌黎序送廖道士,地文争奇无比拟。

咄嗟道士不可当,岂知今有何夫子。

何夫子,谪仙人。海外紫鸑鷟,天边石麒麟。

才如宝剑百乱截,文似万花天下春。

昔辞瑶京下九国,仙姿萧飒难容得。

置之江山最奇间,明珠辞辉玉避色。

沈君颇似能写真,陈子善题濡笔墨。

何夫子,归去来。

江山之奇亦小哉,君有大道县襟怀。

我欲从之问消息,郴江东去何时回。

东瀛弱水倘可渡,与君握手登蓬莱。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独当奇处行题何大参子元藏沈隐君画郴州江山图》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祝融峰的高峻和郴江的绵延开篇,展现出天地之大、江山之奇。诗人运用比喻,将山水比作桓圭削绿浸瑶池,强调其瑰丽非凡。

接着,诗人提及廖道士,称赞其地文无比奇特,并将何大参子元藏与廖道士相提并论,称其为谪仙人,喻其才华横溢。诗人运用“海外紫鸑鷟”、“天边石麒麟”的意象,进一步突显何夫子的超凡气质和文采。

诗人感叹何夫子的仙姿难以容纳于尘世,将其置于江山之间,犹如明珠避光,更显其独特魅力。对沈君和陈子的绘画技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能够真实捕捉到何夫子的风采。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希望能追随何夫子的脚步,探寻他的消息,同时也表达了对郴江东流不息的感慨,以及对与何夫子共游仙境的期待。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欣赏和对人才的赞美。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

云缨白飘飖,岩树长葱茜。

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

(0)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

(0)

发丹阳后寄徐元舆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0)

风笛

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

夜吹送悠扬,高楼月方迥。

(0)

文曜师之南徐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

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

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

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0)

双凫观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

古坛苍藓少人行,不见双凫见黄雀。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