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诗中描述的是谷雨之后十六天,仍有浅红色的牡丹盛开,它们并未急于在春天早期争艳,而是选择与芍药相伴,直到熏风吹拂。诗人通过牡丹的迟开,展现了其淡然处世的态度和与世无争的品性,同时也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花事景象。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珠户春闲,把百万、红紫细描。
怪脂痕、总兼虹气,付与生绡。
写照恰如人意好,品花应爱女贞高。
蓦惊心,烽火照扬州,春影销。红羊劫,运难消。
绿杨郭,土全焦。葬二分明月,鹃泪如潮。
黯淡画裙沉蝶冢,飘零粉钿没虹桥。
把江南,无数万花魂,图画招。
嫩寒三九,看玉梅微唾。记得徐娘旧庭宇。
奈粉奁零落,香碗飘残,风乍紧,卷了半湖春去。
翠楼人已渺,紫玉烟沉,暮雨朝云更何许。
蜗蚀壁间题,邻笛悠扬,空惆怅、花前俊侣。
剩几树、衰杨乱啼鸦,忍卷里重寻,相思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