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īzhāngxiàguīběi
sòng / cháozhī

dòujiànwángtáiwànyīngxióngmái

bēiyǒuyíngbáishǒuchángcái

翻译
在邺王台上斗鸡舞剑,万古以来的英雄豪杰永不被遗忘。
你的离去应有悲歌相随,即使是露珠萤火虫,到老也是世间有用之才。
注释
斗鸡击剑:象征着古代勇士的勇猛与豪情。
邺王台:历史遗迹,可能指代某位王者的纪念场所。
万古英雄:形容时间久远,伟大的人物。
死不埋:意指英雄的精神永存,不会被尘土掩埋。
子去:指离去的人。
悲歌:表达哀伤或怀念的情感。
宜有和:应该有人回应或共鸣。
露萤:露水中的萤火虫,象征微小但坚韧的生命。
白首:形容年老。
常材:指有价值、有用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述斗鸡击剑的场景,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眼前的李知章相联系,表达了对李知章落第的惋惜之情。"斗鸡击剑邺王台"一句,可能暗指古代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而"万古英雄死不埋"则强调了英雄精神的永恒。接着,诗人感慨李知章虽然落第,但他的悲歌值得他人应和,即使像露萤一样白首相伴,也自有其价值和才华。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人才的赞赏和对挫折的鼓励,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五城道中

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

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

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仍闻旧兵老,尚在乌兰戍。

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

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

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

(0)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闻君小邑暂鸣弦,隐几灰心有岁年。

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

炉中近染三花气,树里新飞五色烟。

伊尹即今须负鼎,王乔何事欲冲天。

(0)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0)

赠段七娘

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0)

柳花词三首·其一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0)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