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闳中顺之》
《答闳中顺之》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黄卷翛然遇古人,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乾文举尊中酒,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óngzhōngshùnzhī
sòng / cháozhī

huángjuànxiūránrénqiānqiūhèncháoshēn

jiǔgānwénzūnzhōngjiǔyuānmíngtóushàngjīn

yīngguānwèixiániàntóngshìyǎnguānshēn

xìngyǒuyuánwénjǐnfángbáixuěyángch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答闳中顺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流读书心得时的感慨。首句“黄卷翛然遇古人”,描绘了在阅读古籍时仿佛与先贤相遇的超然心境,暗示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敬仰。次句“千秋遗恨一朝伸”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遗憾的理解和共鸣,认为有些深沉的情感或理想得以在当下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

“久乾文举尊中酒”一句,通过引用东汉名士杨修的典故,表达对学问的热情和对饮酒的寄托,暗含着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之意。“虚负渊明头上巾”则是诗人自嘲,说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自省。

“缨冠未暇念同室”一句,表明诗人忙于追求功名,无暇顾及身边的朋友,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闭眼自欲观吾身”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闭目静思,试图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以赞美对方的文采如锦绣般华美,表示愿意以优美的诗篇回应,如同阳春白雪般高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追求,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礼赞,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快亭

太丘作邑付弦歌,剩得清闲可奈何。

满地棠阴惊昼永,小亭诗眼觉天多。

佳眠夏簟便光滑,醉耳松风喜再过。

想见句成书棐几,侍儿浓笑出微涡。

(0)

次韵题西林廓然亭

堂堂叶脱露遥天,自炷临轩一穗烟。

贵客独游聊尔耳,道人相见亦欣然。

是身已悟浮沤久,万象中观宝镜圆。

寄语横机莫相试,刻舟甘作小乘禅。

(0)

余昔居百丈元夕有诗后十年是夕过京师期子因不至

北游烂熳看并川,重到皇州及上元。

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节试新翻。

期人不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

忽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

(0)

与晦叔至奉新

欲去未成还执手,西风疏雨晚丝丝。

暗惊岁月行飘忽,那更人生苦别离。

君已到心工笔语,我今归计老茆茨。

冷斋后夜谁同宿,莫向灯前读此诗。

(0)

雪夜读涪翁所作爱之因怀其人和韵奉寄超然

溪雨初收岸草微,柳丝堪入绿罗机。

望中情远恨烟树,何处暖多嫌衲衣。

却信真人还有梦,岂关禅子未忘机。

春风痛与传消息,教忆旧山新翠归。

(0)

题使台后圃八首·其一谛观室

优入圣贤域,湛然观道真。

一身浑是德,终日不违仁。

深静啼林鸟,虚明见隙尘。

篆畦凝碧缕,红烬白灰新。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