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西家买芒屦,南州北州多岐路。
严霜烈日太行坡,斜风猛雨瓜州渡。
南人求利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
朝朝迎送名利客,身身消薄非良图。
人负屦,屦负人,草从土生复归土,人兮履兮不知所。
东家西家买芒屦,南州北州多岐路。
严霜烈日太行坡,斜风猛雨瓜州渡。
南人求利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
朝朝迎送名利客,身身消薄非良图。
人负屦,屦负人,草从土生复归土,人兮履兮不知所。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上人们为追求利益而奔波劳碌的场景。诗人以“东家西家买芒屦”起笔,形象地展示了人们为了谋生,不惜远行购买鞋子(芒屦)的情景,暗示了道路之多和旅途之艰辛。接着,“严霜烈日太行坡,斜风猛雨瓜州渡”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进一步渲染出人们在追逐利益过程中的艰难困苦。
诗中提到南北方人们的流动,“南人求利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地域差异和人口迁移的现象。然而,无论南北,人们每日都在“朝朝迎送名利客”,这种无休止的忙碌并不能带来长久的福祉,反而使得个体的生命变得“身身消薄非良图”。
最后,“人负屦,屦负人”一句,运用双关手法,既写实了人们肩扛鞋子的劳作,也寓言了人们被名利所累,难以自拔的状态。结尾“草从土生复归土,人兮履兮不知所”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归宿何处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们盲目追求名利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芒鞋》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现实,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萨都剌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与君同止诗,拙者最先止。
至今鸡酒券,尚在诗筒里。
吟声日不绝,负约常在子。
病中未遽往,顾券每自喜。
君方掩耳卧,十撼九不起。
三缄偶一吷,乃辄相料理。
多言竟无益,宁使人负已。
我鸡固当携,我马今秣矣。
明晨自公出,迟予金明涘。
愿托鹤林翁,清风播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