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述怀》
《九日述怀》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几年秋色倍离忧,九日閒情滞一丘。

菊蕊不怜高士老,萸房空忆古人留。

疏林露缬随风下,平郭烟绡尽日浮。

曾向高台赋鸿鹄,至今遗调在沧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首联“几年秋色倍离忧,九日闲情滞一丘”中,“几年秋色”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倍离忧”则表达了诗人因时光易逝而产生的深深忧愁。“九日闲情滞一丘”则点出了重阳节这个特定的日子,诗人独自一人滞留在丘陵之上,享受着闲适的情趣,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忧郁。

颔联“菊蕊不怜高士老,萸房空忆古人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菊花和茱萸拟作有情感的生物,表达出对高洁之士的敬仰与对古代贤人的怀念。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茱萸则常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代表着驱邪避凶,这两者都是诗人所向往的精神象征。

颈联“疏林露缬随风下,平郭烟绡尽日浮”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疏落的树林在微风中摇曳,露珠如同丝带般随风飘落;平旷的城郭上空,烟雾缭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尾联“曾向高台赋鸿鹄,至今遗调在沧洲”则表达了诗人曾经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曾在高台上吟咏鸿鹄之志,如今虽然身处沧海之滨,但那份豪情壮志依然回响在心中,成为他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境遇的思考,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寄史行可·其二

昆季从来识二难,每从过者问平安。

久交自许如金石,远信何由托羽翰。

拄笏看山云冉冉,研朱点易露漙漙。

卦爻会要新传得,寄与灯前仔细看。

(0)

嘉禾崔彦龄以母在琼州陈词通政司启东宫报可徒步奉迎过广信寓宿数日作诗以赠

岭海驰驱万里天,慈亲相对泪如泉。

状供政府原非妄,启入储宫俯见怜。

旭日锦萱春蔼蔼,冷风玉树月娟娟。

版舆早候来归日,儗补南陔小雅篇。

(0)

和同知钱相公登高韵·其一

南屏步入翠云高,香拆泥封醉碧醪。

仙洞声迟苍玉佩,宾筵光动紫罗袍。

幸逢王化歌麟趾,正及朝家聚凤毛。

何似广文官独冷,山斋松竹听萧骚。

(0)

用沈茂玄大使录示令亲所寄诗韵就寄·其二

三月春深问若何,看花应怪落红多。

骚坛屡扫堂堂阵,仙馆频听踏踏歌。

已见良材成杞梓,更闻嘉好叶松萝。

天涯谁念瀛洲客,梦逐扁舟过浙河。

(0)

次姚宗文贻沈文举·其二

华发相将愧不才,客衣时复浣尘埃。

久怜夜雨寒灯暗,重喜秋风马帐开。

宸阙天高看独步,宫庠地近候频来。

星期好迓缑仙驾,一曲鸾笙月满台。

(0)

游南岩诗·其二

七级峰高怅莫登,老来祇为力难胜。

溪深鹳鹤飞来近,木杪猿猱唤得应。

疏凿神功开历劫,流传佛说妙三乘。

近来学得长生诀,欲采松花和蜜蒸。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