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秋色倍离忧,九日閒情滞一丘。
菊蕊不怜高士老,萸房空忆古人留。
疏林露缬随风下,平郭烟绡尽日浮。
曾向高台赋鸿鹄,至今遗调在沧洲。
几年秋色倍离忧,九日閒情滞一丘。
菊蕊不怜高士老,萸房空忆古人留。
疏林露缬随风下,平郭烟绡尽日浮。
曾向高台赋鸿鹄,至今遗调在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首联“几年秋色倍离忧,九日闲情滞一丘”中,“几年秋色”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倍离忧”则表达了诗人因时光易逝而产生的深深忧愁。“九日闲情滞一丘”则点出了重阳节这个特定的日子,诗人独自一人滞留在丘陵之上,享受着闲适的情趣,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忧郁。
颔联“菊蕊不怜高士老,萸房空忆古人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菊花和茱萸拟作有情感的生物,表达出对高洁之士的敬仰与对古代贤人的怀念。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茱萸则常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代表着驱邪避凶,这两者都是诗人所向往的精神象征。
颈联“疏林露缬随风下,平郭烟绡尽日浮”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疏落的树林在微风中摇曳,露珠如同丝带般随风飘落;平旷的城郭上空,烟雾缭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尾联“曾向高台赋鸿鹄,至今遗调在沧洲”则表达了诗人曾经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曾在高台上吟咏鸿鹄之志,如今虽然身处沧海之滨,但那份豪情壮志依然回响在心中,成为他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境遇的思考,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岭海驰驱万里天,慈亲相对泪如泉。
状供政府原非妄,启入储宫俯见怜。
旭日锦萱春蔼蔼,冷风玉树月娟娟。
版舆早候来归日,儗补南陔小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