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èngxiàzhìzhōuchéngbīn
táng / bái

zàizhōuchángānxiàzhìyán
zòngxiāngtǒngzhúnènzhìcuìéxiān

shuǐguóduōtáixièfēngshàngguǎnxián
měijiājiēyǒujiǔchùguòchuán

jiāoyìnjūnxiāngqiānwéizàiqián
xiānglǎodōngwànggòngrán

luòxiàmàiqiūyuèjiāngnánméitiān
yúnlóushàngshìshàngshísānnián

注释
忆:回忆。
谙:熟悉。
夏至筵:夏至节的宴席。
粽香:粽子的香气。
筒竹嫩:竹筒粽子的新鲜。
炙脆:烤得香脆。
水国:水乡,指苏州。
台榭:亭台楼阁。
尚:崇尚。
管弦:音乐。
交印:交还官印,指离职。
褰帷:撩起帷帘,象征上任或前行。
俱:都。
老矣:老了。
东望:向东眺望。
依然:依旧。
洛下:洛阳。
麦秋月:初夏小麦成熟的时节。
江南:江南地区。
梅雨天:江南特有的持续下雨的季节。
齐云楼:古代的名楼。
事:往事。
已上:已经过去。
十三年:时间跨度。
翻译
回忆起在苏州的日子,常常参与夏至的宴席。
粽子清香,竹筒嫩绿,烤鹅鲜美无比。
水乡到处是亭台楼阁,吴地风俗喜好音乐舞蹈。
家家户户都有美酒,处处可看见船只穿梭。
交还官印你我相继,我走在前面撩起帷帘。
这里的人们都已老去,向东望去,景象依旧。
洛阳初夏的月色,江南梅雨的季节。
齐云楼上的往事,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苏州夏日生活的美好回忆。开篇便提到“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表达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而“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则是对当地节令食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食的欣赏。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一句,通过对苏州水乡特色的描绘和对音乐的提及,传达出诗人对苏州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则是对当地居民节日饮宴习俗的一种生动展示,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水乡生活方式的喜爱。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这两句,是诗人与友人的交流互动,以及自己置身于这些情境之中的亲身体验。随后的“我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则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和不舍,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

最后两句“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与“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分别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的“十三年”表明了这段记忆已经相当久远,但在诗人心中依然清晰且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苏州夏至时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艺术功力,是一篇生动传神的怀旧之作。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咏庭中千瓣榴花三首·其一

药栏尔后花希赏,日日东斋只困眠。

每易庭榴树底小,一朝开亦照高天。

(0)

牡丹五首·其三

莫道清平调独狂,牡丹元不与昭阳。

后来亦是先花叶,谁醉君王玉笛傍。

(0)

忆昔六首·其五

吉祥宠幸反称兵,一夜达官尘满城。

悖逆天诛终不赦,此曹王法更须明。

(0)

汴中元夕五首·其二

玉馆朱城柳陌斜,宋京灯月散烟花。

门外香车若流水,不知青鸟向谁家。

(0)

送萧总制赴镇

汉家新拜霍嫖姚,司马今年相宋朝。

旌旗一举三边静,雁塞平沙演射雕。

(0)

桂岩行

白龙不识渔溪恶,化为渔服遭人缚。

黄发先生困泥阻,白马小儿气挥霍。

道傍朽木藏蛟龙,霹雳犹闻夜火红。

寄谢少年诸数公,贫贱岂必皆愚蒙。

桂岩紫芝春尽发,骑驴且觅商山翁。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