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清平调独狂,牡丹元不与昭阳。
后来亦是先花叶,谁醉君王玉笛傍。
莫道清平调独狂,牡丹元不与昭阳。
后来亦是先花叶,谁醉君王玉笛傍。
这首诗名为《牡丹五首(其三)》,作者是明代诗人李梦阳。诗中通过“莫道清平调独狂”一句,表达了对牡丹独立特行、不受世俗约束的赞美,暗示它并非只为宫廷权贵而盛开。接着,“牡丹元不与昭阳”进一步强调牡丹与皇宫的昭阳殿无关,暗指其高洁的品性。后两句“后来亦是先花叶,谁醉君王玉笛傍”则以牡丹的自然盛放,反衬出帝王的醉生梦死,牡丹虽美,却无意于君王身边的奢华享乐,更显其清高孤傲之姿。整体来看,此诗借牡丹寓言,寄寓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不受权势左右的理想人格的向往。
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
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
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
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香远近,枝南北。
幽涧畔,疏篱侧。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
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
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墙下松筠,并手种、花窠尽著。
试屈指、一年前事,恍然如昨。
繁杏新荷春夏景,疏梅细菊秋冬约。
渭川翁、随分小生涯,些官爵。分物我,争强弱。
都作梦,谁先觉。好一条平路,是人迷却。
斑鬓已灰心里事,瘦藤谩挂瓢中药。
愿当今、四海九州人,同欢乐。
骚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
宋公旧题壁,文采照潭府。
千载得君侯,遥遥接华绪。
还当初秋天,又进湖湘橹。
当家多胜事,此役可兼取。
江山日日新,似若相劳苦。
木脱献群峰,云生失前浦。
况持别乘权,光华动徒旅。
元戎下分庭,百吏群趋庑。
后车载仁风,习习被南土。
预知潢池盗,无复惊桴鼓。
政当劝卖剑,不必禁挟弩。
岭头镜面平,论赏骈圭组。
临分一杯酒,不为离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