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
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
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
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香远近,枝南北。
幽涧畔,疏篱侧。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
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
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
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
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
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香远近,枝南北。
幽涧畔,疏篱侧。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
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
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梅图景,通过对枯枝、花朵和春意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早梅独特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深邃。
开篇“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梅花在寒冷中含苞欲放的生机。接着,“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则是诗人通过观察梅花的变化而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一句中,通过对比鲜艳的梅花色彩与晶莹剔透的霜花,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早梅独自在寒冷中绽放的孤傲美感。
“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则是借景生情,通过对苍松和修竹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名山之意。
诗中的“香远近,枝南北。幽涧畔,疏篱侧”则是从感官上进一步描绘了早梅的氛围,香气飘散,随风摇曳,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便佣儿贩妇, 也知怜惜”一句,通过平凡百姓对早梅的珍视,表达了早梅超越阶层、职业的美感共鸣。
最后,“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爱平生、炯炯岁寒心, 无今昔”则是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将早梅的情感寄托与时间的流转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情感。
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吕胜已在描绘自然景物上的功力,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