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

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

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

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

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

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0)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流。
飞路:蜿蜒的山路。
红亭:红色亭台。
白塔:白色塔楼。
乔木杪:高大的树木顶端。
小庵:小型庵堂。
北户:北方窗户。
云水:云雾缭绕的水汽。
禅室:修行的禅房。
华屋:华丽的房屋。
幽谷:幽深的山谷。
翠蔓:绿色的蔓藤。
啼鸟:啼叫的鸟儿。
流殍:流浪饿死的人。
造物:大自然。
风筱:风中的竹叶。
腰支袅:女子的纤腰。
清景:清新的景色。
昏晓:昼夜交替。
翻译
清澈的溪流直到山的尽头,山路蜿蜒空中如细线般盘旋。
红色亭台与白色塔楼,时隐时现于高大的树木顶端。
中途歇息于一座小庵,它孤独地坐落在云端之上。
洞庭湖近在北窗,云雾缭绕,天地辽阔无边。
庵中的僧人已断绝尘缘,修行的道业还未完成。
十年间画了无数喜鹊竹图,又以诗歌环绕自我。
高大的厅堂设有庄严的佛像,禅房深深,各自寂静。
泉水从何处涌出,穿过华美的屋舍,流入溪沼。
哪座山隔着幽深山谷,去路清静无声。
长松下绿蔓攀爬,峭壁上回荡着鸟儿的啼叫。
我的朋友从杭州来,还感叹所见美景太少。
归途中风雨交加,洗净了红日的炽热。
我惊讶于万物的呼啸,黑雾席卷着蓬草蓼花。
船夫们脸色大变,我却坐着羡慕海鸥的自由。
我独自举杯,宁愿醉死也不愿流离失所。
读书人本就强硬,造物主徒增烦恼。
再借酒兴,挥毫画烛,描绘风中的竹叶。
美人微微一笑,如同纤腰曼妙。
明日又是新的一天,清景已逝,空留回忆。
以此诗记录余下的欢乐,永恒如昼夜交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与友人共同游历的景象,其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充满了对生命、艺术和哲学的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两句,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将自然景致与自身情感巧妙结合。红亭白塔的隐现,以及乔木杪的点缀,都在强调这场所的幽静与超凡脱俗。

接着,“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小庵作为诗人暂时的栖息之地,而“孤绝寄云表”则更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境界。洞庭湖的描绘,以及云水天渺渺的意象,更增添了一份辽阔与深远。

诗人在描述庵僧俗缘尽和净业洗未了时,流露出对于精神清净与世俗欲望脱离的心境。随后,“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则是对个人艺术追求的自我肯定,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长岁月中积累的情感和智慧。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又一次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而“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则是对自然之美与人造之美和谐共存的一种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旅途体验,其中“何山”可能是指特定的山名,也可能是泛指某一类的高山,而“幽谷”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静谧。

随后,“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共同经历不足的感慨。归途中的风雨和红日燎的对比,则是对自然力量与生命脆弱性的写照。

“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则是一种对大自然强烈情绪的表达,而“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则是对水上生活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渴望。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放纵自我、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随后的“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则是一种对学问和创作的反思,以及对于人世间繁琐之事的无奈与超脱。

最后,“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不懈努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命力与创造力的颂歌。而“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赞叹,也可能隐含着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全诗结束于“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这里,“陈迹”和“清景”都在强调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自然之美的永恒,同时通过“作诗记馀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刻的珍视,以及对诗歌作为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的肯定。最后,“万古一昏晓”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历史长河中的个人生命体验的一种沉思与赞叹。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

六岁蜀城守,千茎蓬鬓丝。

忧心不自遣,骨肉又伤离。

楚峡饶云雨,巴江足梦思。

殷勤孔北海,时节易流移。

(0)

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川陆一都会,旌旗千里舒。

虎符中禁授,熊轼上流居。

橘柚金难并,池塘练不如。

春风行部日,应驻士元车。

(0)

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0)

诗偈·其一五三

欲得真醍醐,三毒须去除。

嗅无酥酪气,自见如意珠。

劫火烧不然,泛海浪中浮。

昔日强索者,今日作他奴。

(0)

诗偈·其一四四

余为田舍翁,世上最贫穷。

家中无一物,启口说空空。

旧时恶知识,总度作师僧。

和合一处坐,常教听大乘。

食时与持钵,惟我一人供。

(0)

诗偈·其九十四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

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