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耀阳春,使君朝紫宸。
相逢当狭路,相见在芳晨。
高髻图云出,纤眉写月新。
瑶光凝粉脸,丹彩发朱唇。
再顾倾城国,争看匝路人。
束腰垂柳陌,转袖落花津。
尊贵何劳问,行游别有因。
容颜诚绝代,礼法善周身。
障面移轻扇,回车度急轮。
珂声连玉佩,衣带接香尘。
采菉娇淇水,登桥艳洛滨。
何须云雨夕,始见阳台神。
美女耀阳春,使君朝紫宸。
相逢当狭路,相见在芳晨。
高髻图云出,纤眉写月新。
瑶光凝粉脸,丹彩发朱唇。
再顾倾城国,争看匝路人。
束腰垂柳陌,转袖落花津。
尊贵何劳问,行游别有因。
容颜诚绝代,礼法善周身。
障面移轻扇,回车度急轮。
珂声连玉佩,衣带接香尘。
采菉娇淇水,登桥艳洛滨。
何须云雨夕,始见阳台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里美丽女子与官员的偶然相遇,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诗人以“美女耀阳春,使君朝紫宸”开篇,将场景设定在春光明媚的早晨,一位美丽的女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一位官员则正前往皇宫。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女子的青春活力,也暗示了官员的尊贵身份。
接着,“相逢当狭路,相见在芳晨”,点明了两人相遇的地点和时间,狭路上的偶遇,使得这场相遇更加珍贵和难忘。而“芳晨”一词,不仅指出了时间的美好,也暗含了对女子青春美貌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高髻图云出,纤眉写月新。瑶光凝粉脸,丹彩发朱唇”,是对女子外貌的细致描绘。高高的发髻如同云朵般飘逸,细长的眉毛宛如新月,瑶光闪烁在她的脸颊上,红润的嘴唇如丹彩般鲜艳。这些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美丽。
“再顾倾城国,争看匝路人”,描述了女子的美貌让周围的人为之倾倒,甚至整个城市都为之动容,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这不仅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也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束腰垂柳陌,转袖落花津”,通过女子的动作和周围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她优雅的姿态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她束腰的轻盈动作仿佛垂柳随风摆动,转袖时花瓣随风飘落,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尊贵何劳问,行游别有因”,表达了女子虽然尊贵,但并不刻意炫耀,她的行为举止自有其原因和目的,暗示了她内心的从容和自信。
“容颜诚绝代,礼法善周身”,赞美女子不仅外貌出众,而且在礼仪和行为上也表现出非凡的修养和智慧。
“障面移轻扇,回车度急轮”,描绘了女子遮面轻扇、转身驾车的场景,既展现了她的羞涩和矜持,也体现了她行动的敏捷和优雅。
“珂声连玉佩,衣带接香尘”,通过声音和香气,进一步烘托了女子的尊贵和美丽。珂声和玉佩的碰撞声,以及衣带摩擦地面留下的香气,都是对女子身份和气质的侧面描写。
“采菉娇淇水,登桥艳洛滨”,最后两句通过女子在淇水边采摘嫩绿植物和在洛水边登桥的场景,再次强调了她的美丽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暗示了她生活的雅致和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外貌、举止、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美丽与魅力。
适意穷山水,览物眷时候。
兰薄迷烟孕,桐林仰云逗。
却立驻幽躅,前临纵遐觏。
谷鸣始嘤嘤,川响复浏浏。
冲飙激高竹,晴曦艳寒溜。
崖复翠羽戢,石触金鳞皱。
妙合理无遗,心怡兴难究。
逼仄缘石磴,岧峣陟云构。
岂唯庐霍期,揽此嵓崿秀。
素履非行险,逸想仍冒诟。
遥遥此中情,庶以谢纷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