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九十四》
《诗偈·其九十四》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

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0)
翻译
四种特性在同一住所,三位一体在同一个房间。
所有的恶念和无知,都显现为阿弥陀佛的形象。
注释
四性:指佛教中的四种根本特性:空、假、中、实。
同一舍:寓言性的说法,表示这四位一体在精神层面的统一。
三身:佛教中的法身、报身、应化身,象征佛的三种不同显现形式。
同一室:象征三位一体在内心世界的融合。
恶知识:指负面的思想或迷惑人心的观念。
弥陀佛:佛教净土宗信仰中的重要佛号,意译为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和尚庞蕴所作,名为《诗偈(其九十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佛教诗歌,其中融入了深厚的宗教色彩和禅理。

“四性同一舍”中的“四性”可能指的是佛家常说的“四大皆空”,即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代表宇宙万物之本质,而“同一舍”则是说这些元素归于一个最终的真理或状态,即一切皆为空。在这里,“舍”有居所之意,但也隐含了超脱世间束缚之义。

“三身同一室”中的“三身”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代表佛的真实本性、福德形象和救度众生的形态。这里说它们“同一室”,则是表达了这三种身分实质上是一致的,即都体现了佛的究竟真理。

“一切恶知识”指的是一切不善之人或引导人走向不善之路的知识。这句话意味着诗人认为这些不良的朋友或引导会导致迷失方向,远离正道。

最后,“总见弥陀佛”则是表达了对极乐世界净土宗信仰的寄托。在这里,弥陀佛(即阿弥陀佛)代表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是众生回归净土、获得救度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向往和追求心灵救赎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对社会的广泛影响,以及个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超越尘世之渴望。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漫兴·其一

风洒数茎白雪,月临一丈青筇。

馀事归诗卷里,残年放酒杯中。

(0)

周镐送白菊乞诗·其三

白菊偏宜素发,青山只对苍颜。

咽罢秋香满腹,风吹不到长安。

(0)

晓枕偶成·其二

西北多奇峰,云深香难认。

汉廷无谋臣,黄绮皆真隐。

(0)

洗竹·其三

一洗一回疏,相将洗到无。

客来莫问我,北壁有团蒲。

(0)

清晓乘驴出北风吹涧藤沉吟涧边道天意莫留行

行止皆前定,出门愁北风。

西郊不成往,昨夜梦途穷。

(0)

办事官黄汉斌从予有年兹乞归省母口占四绝以华其行·其一

黄生从我久劳勤,况是平生志不群。

忽忆慈亲乞归省,楚云湘水思纷纷。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