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泛舟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怀。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开篇即以莲花凋零和萍草枯黄的景象,营造出一个秋意浓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与生命循环的哲理。接下来的"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则展示了诗人乘舟行进于辽阔的水面之上,阳光洒落其间,桨声轻拂波纹,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
"古木□□□,了无烟霭生"中,古木可能指的是岸边的老树,其空白处可想象为枝叶繁茂或是缝隙之间透出天光,诗意深长。"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则继续描绘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以及诗人心灵的清澈与悠然。
接着,"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显示了诗人对渔父(渔家)的赞赏,他们的歌声如同大自然的一部分,传遍了整个水乡,而渔父也因此成为地方上有名的人物。最后,"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水域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也透露出对精神世界的净化与洗礼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洛阳芳树向春开,洛阳女儿平旦来。
流车走马纷相催,折芳瑶华向曲台。
曲台自有千万行,重花累叶间垂杨。
北林朝日境明光,南国微风苏合香。
可怜窈窕女,不作邯郸娼。
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
歌终舞罢欢无极,乐往悲来长叹息。
阳春白日不少留,红荣碧树无颜色。
碧树风花先春度,珠帘粉泽无人顾。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
明月白露夜已寒,香衣锦带空珊珊。
今日阳春一妙曲,凤皇楼上与君弹。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