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雪深泥没膝,幽人怀抱自春风。
可怜令尹无高致,乘兴何须见此公。
门外雪深泥没膝,幽人怀抱自春风。
可怜令尹无高致,乘兴何须见此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雪中隐士图景。首句“门外雪深泥没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雪深至膝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接着,“幽人怀抱自春风”,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雪中的寒冷与内心世界的温暖相对比,隐士虽处严寒,但其心境却如春风般和煦,展现出隐士超脱世俗、内心宁静的品质。
后两句“可怜令尹无高致,乘兴何须见此公”,则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某些官员(此处的“令尹”代指官员)缺乏高雅情趣的批评。他们或许会因一时的兴趣或兴致而前来探访隐士,但这种行为在诗人看来,是缺乏真正理解和尊重隐逸生活的表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即真正的高雅与风骨,不应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或世俗的追求所束缚,而应源自内心的纯净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中隐士形象的刻画,以及对某些官员行为的讽刺,展现了作者对于高雅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对于真挚情感的珍视。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道人千里来,触热废寝膳。
问其何所为,但云求识面。
南方诸公门,二年走略遍。
亦有苦苦留,诸事颇安便。
念未见侍郎,跋涉遂忘倦。
皇帝与天同,深恩满州县。
瘴乡宁久留,行复侍金殿。
卖药至京师,礼数隔贵贱。
姓名且难通,况敢冀垂盼。
汝言岂吾知,答之一笑倩。
山行迹未扫,倏忽岁已除。
东风从东还,天机动群无。
自怜藜苋中,遭时谢严徐。
两曜栖睫端,辉光照三馀。
尔来知昨非,一笑捐诗书。
虚堂自朝夕,与世成阔疏。
胡为公子贤,宾集亦到余。
鸣泉春际飞,聊复观跳珠。
长安冥冥砂砾飞,道人趼足来何为。
师恩浃髓未云报,誓求卿相成其碑。
卿相盈朝成者谁,尚书妙墨侍郎词。
二公奔走天下士,士获一面犹几希。
道人愿力岂不满,文字乃今兼得之。
龙井神龙应护持,杖头星斗东南垂。
过门别我自色喜,我愧儒冠多背师。
岩廊未旋归,故国聊自晦。
尘表澹崧高,胸中妙天对。
丰年随政还,嘉雪遍境内。
从容陟九层,指顾纷百态。
经纶动初心,枯槁入长嘅。
虽陈北海樽,终念东皋耒。
只应沙路乾,依前符帝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