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其二》
《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北阙来新荣,南溪抱初寂。

二子非世交,穷通偶殊迹。

诗书寄平生,孤云卷晴碧。

遥遥天一涯,回首无咫尺。

伊予亦乡邦,岂敢烦记忆。

尚误分隋珠,宵光动墙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与心境,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离别的感慨。

首句“北阙来新荣,南溪抱初寂”以“新荣”与“初寂”形成鲜明对比,北阙象征着繁华与活力,而南溪则代表了宁静与初始的寂静。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差异,也隐喻了人生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充满希望与活力,另一种则是平静与初始的宁静。

接着,“二子非世交,穷通偶殊迹”点出两位朋友虽非世交,但因各自的人生轨迹不同(穷与通),却偶然相遇。这里体现了友情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即使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能找到共鸣。

“诗书寄平生,孤云卷晴碧”两句,诗人以“诗书”寄托了自己一生的情感与追求,如同“孤云”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飘荡,表达了对知识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遥遥天一涯,回首无咫尺”描绘了与友人相隔遥远,即使回望也难以触及的距离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与无奈。

最后,“伊予亦乡邦,岂敢烦记忆”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不忘家乡,不敢轻易遗忘。这既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尚误分隋珠,宵光动墙壁”以“隋珠”比喻珍贵之物,暗示诗人即使在夜晚,仍能感受到内心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世界,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内心依然保持光明与坚韧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生境遇、友情与离别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其六三山林天麟

方扃北户逃生客,忽折南枝寄病翁。

雪里骑驴非俗格,茶边放鹤有家风。

写真影过于形好,凿窍香来与鼻通。

不敢袖归防电取,殷勤返璧锦囊中。

(0)

病中九首·其四

鸦叫方知日出东,起瞻宇宙尚朦胧。

空花久已参诸老,岩电何须似阿戎。

乍可一灯虚室白,绝胜千炬火城红。

痴人苦爱清凉散,道是肝家热上攻。

(0)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其二

青衫昔作督邮时,赏鉴除公更有谁。

勘狱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对众称奇。

筑台虚辱生前意,穿冢难酬地下知。

欲写哀思传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诗。

(0)

挽汪守宗博二首·其一

虽则凝香无几日,攽条下教得民和。

迎来境内风谣美,仙去城中巷哭多。

应似柳侯驱疠鬼,又疑包老作阎罗。

眼看青史常如此,命制于天可奈何。

(0)

挽李端

要识君操履,全如字画真。

病能妨献赋,穷不废修身。

月旦推先辈,春官失此人。

如闻埋玉速,里巷共酸辛。

(0)

挽刘母王宜人二首·其一

上寿今何憾,殷忧昔备尝。

分灯照邻女,画荻训贤郎。

石窌将开邑,陇阡自表冈。

吾衰彤管废,短些不成章。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