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
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
风林含咽绝,露叶动萧骚。
何必催摇落,人今已二毛。
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
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
风林含咽绝,露叶动萧骚。
何必催摇落,人今已二毛。
这首诗《蝉》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以蝉的微小身躯引出对生命的疑问,蝉的清啸似乎在诉说自己的快乐与自由,却不知其中蕴含的辛劳。这里诗人借蝉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思,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颔联“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引用了屈原和宋玉(屈宋)以及伯夷和叔齐(夷齐)的故事,将蝉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联系,通过对比,突出了蝉在秋天的哀愁与坚韧。屈宋在秋天的悲苦中吟唱,而夷齐则选择隐居,追求精神的高洁。这里诗人借蝉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颈联“风林含咽绝,露叶动萧骚”,描绘了蝉在风中的境遇,风吹过树林,仿佛连蝉的鸣叫都变得低沉,露水打在叶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蝉生存环境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复杂。
尾联“何必催摇落,人今已二毛”,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易老,岁月无情。蝉的生命短暂,最终会凋零,人亦如此,岁月催人老,两鬓斑白。这里诗人借蝉的生命周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年华不再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的生活状态,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无情。诗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
戎狄方搆患,休牛殊未遑。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
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
昨日携手西,于今芸再黄。
欢娱讵几许,复向天一方。
蹢躅话世故,惆怅举离觞。
共求数刻欢,戏谑君此堂。
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
身名同风波,聚散未易量。
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前期傥犹阔,加饭勉自强。
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
长短艳歌君自解,浅深更漏妾偏知。
画裙多泪鸳鸯湿,云鬓慵梳玳瑁垂。
何事不看霜雪里,坚贞惟有古松枝。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