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来诗》
《来诗》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暖云扶绿上林柯,春去春来可奈何!

远道尘泥行客少,故园风雨落花多。

撷兰溪上心非隐,种柳庄前足怕过。

尚意玉堂青眼旧,肯嫌俗驾忤烟萝?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鹗的诗《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交融的画面。首句“暖云扶绿上林柯”以轻柔的暖云托起翠绿的树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色。然而,“春去春来可奈何”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远道尘泥行客少,故园风雨落花多”,通过行人稀疏和落花飘零,暗示了世事变迁和人生旅途的艰辛。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仍挂念着故乡,“撷兰溪上心非隐”,表明他并非真正遁世隐居,而是因现实所迫。

“种柳庄前足怕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顾虑,走过熟悉的柳庄,脚步却犹豫不前。最后一句“尚意玉堂青眼旧,肯嫌俗驾忤烟萝?”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荣华的眷恋以及对当前处境的自嘲,他希望得到旧时恩宠,即使身处平凡,也不愿违背内心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敏感心灵和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负暄

天公知我寒无褐,惠以檐间百尺裘。

挟纩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叹晚为谋。

神融遽合庄周梦,意气俄乘竹叶舟。

侧听屋山鸡正午,又愁寒雀暮啾啾。

(0)

次韵佥判丈

芳游忽忽未多谐,芳事匆匆已覆杯。

可恨海棠经雨尽,尚馀芍药殿春开。

公能有意巾车出,我亦乘闲步屧来。

倚杖看花从迫窄,未妨随处一徘徊。

(0)

次毕叔文见贻二首·其二

寂寞吾知贵,纷华世所荣。

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

爵禄心无食,山林志有盟。

幽居自空谷,哲妇乃倾城。

(0)

用签判丈送徐大雅之韵呈签判丈兼简子畅兄

年高端已辈吾翁,况倚通家夙好同。

长夏江村能数过,论文尊酒未忧穷。

分趋幕府如工部,耻入帝城因子公。

闻道郎君亦轻禄,故知难进是家风。

(0)

王原庆有诗寄谢丈签判子畅尉曹具以见及次韵酬之

相望千里旧闻风,何意论交邂逅中。

别去伤心念风雨,诗来满眼眩青红。

通家契好君能记,末路飘零我亦同。

江左名流数王谢,一时况有小安丰。

(0)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兴化集四首·其三

故家不复见中州,插架闻君似邺侯。

往事谁能论牛李,旧书聊欲借穷愁。

薰莸政自难同器,泾渭悬知卒异流。

何事古今朋党祸,力争终以杀身酬。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