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桂生涯尽,飞蓬旅迹多。
地偏馀水石,乡远隔关河。
夜帐悲猿鹤,春山怨薜萝。
萧条剡溪宅,风雪近谁过。
燃桂生涯尽,飞蓬旅迹多。
地偏馀水石,乡远隔关河。
夜帐悲猿鹤,春山怨薜萝。
萧条剡溪宅,风雪近谁过。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康裕卿移居山中后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情感。首句“燃桂生涯尽”,以“燃桂”比喻生活中的艰辛与贫困,暗示主人公过去的生活状态。接着,“飞蓬旅迹多”则以随风飘荡的飞蓬喻指频繁的迁徙与漂泊,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四处奔波的生活轨迹。
“地偏馀水石,乡远隔关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新居环境的偏远与孤寂,以及与故乡的遥远距离,流露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同时,也暗含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夜帐悲猿鹤,春山怨薜萝”则通过夜宿山中时听到的猿啼鹤唳,以及春日里山间薜萝的生长,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哀怨的意境,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萧条剡溪宅,风雪近谁过”两句,将目光投向了主人公曾经居住的剡溪之宅,在风雪交加的季节里,无人来访,更显其孤独与落寞。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孤独、哀愁与思乡之情的画面。
琵琶古怨犹凄清,何年一抹横烟汀。
人言随波高下如浮萍,神鳌背负能亭亭。
不知水仙宫殿碧皎洁,玉弦遥映云锦屏。
胡沙万里音尘绝,独与鹦鹉愁青冥。
天际归舟认髣髴,江头寒月伤伶仃。
悄然夜久天籁起,往往恍惚游百灵。
秋风袅袅兮水泠泠,俗耳筝笛兮谁能听。
我眼如耳耳如鼻,妙处不言心独醒。
钧天住奏三千龄,石钟水乐遗林坰,岂有宝器终飘零。
一朝詄荡开天扃,帝命下取呵六丁。
陶梭共起变化随雷霆,古馀山色空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