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意三首·其二》
《秋意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老去何曾健,秋来白发新。

万方多难日,四海独愁人。

论愧倾三耳,年今已六身。

太平犹眼见,知复几青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秋意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白发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多难和人民忧愁的感慨。诗人自谦论议不足,年岁已高,但仍渴望看到国家的太平盛世,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首句“老去何曾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的现实。接着,“秋来白发新”一句,以秋天的自然现象比喻自己的衰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主题。

“万方多难日,四海独愁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衰老与国家的多难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里的“万方”、“四海”都是泛指全国乃至全世界,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论愧倾三耳,年今已六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和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年事已高,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的自省,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最后,“太平犹眼见,知复几青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尽管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但诗人仍然坚信,美好的太平时代终会到来,他渴望再次拥有青春的活力和热情。这两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衰老和国家多难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玄墓山遇明孝廉徐昭法即别怆然有怀

邂逅逢君泪满襟,殷勤重话岁寒心。

还元阁上秋风急,尹树堂前暮色侵。

初服不随沧海变,高情长与白云深。

暂时把臂还成别,欲访幽栖何处寻?

(0)

除夕

眼底年光尽,家人真不来。

西川兵火后,无复望乡台。

(0)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

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

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

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

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

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

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

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

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

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

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0)

寄阮亭司理

离居才几日,兰叶春风生。

门外即流水,片帆东下轻。

野处寡新友,良辰多远情。

思君如草色,迢递向芜城。

(0)

游邓尉山遇徐生

夙龄眷名山,抗志事游衍。

葛弱容屡扪,梁危许孤践。

风泉渺难寻,空翠纷莫辨。

去美惜已遥,来奇望犹缅。

馀霞互明灭,微云忽舒卷。

袅袅薜萝衣,之子来何晚。

道与寂寞会,志向崇深展。

倘秉偕隐心,结庐讵在远。

(0)

渡河西望有感

使者河源复却回,杖藜曾记到云台。

高秋华岳三峰出,晓日潼关四扇开。

星宿海从天上落,昆仑槎自斗边来。

何时更访茅龙去,东望沧溟水一杯。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