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
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
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
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
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
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
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
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
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
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
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
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
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
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
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
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
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
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
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此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楚江与潇湘交汇之处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首句“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点明了地点,诗人乘船游于楚江弯曲之处,停泊在潇湘的岸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描绘了天空与水面相互映照,清澈广阔,正值清爽的秋季,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凉爽。
“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通过霜与露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秋日清晨的清新与静谧。而“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则将目光转向了岸边的花草与竹林,长满芳香的草地与高大的竹子映衬着水面的波纹,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将视角转至夜晚,月光洒满夜空,山色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幽深而富有姿态。接下来,“帝子渺何许,娟娟远水湄”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逶迤回翠旌,仿佛骖文狸”描绘了远处景物的朦胧美,如同飘动的翠色旗帜,又似文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在水中游弋,充满了神秘与想象。最后,“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描述了苍梧山的云雾散去,洞庭湖的枫叶渐变红,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以湘竹的吟唱作为结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与不舍,整个诗歌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少年忽老大,尘宇空茫茫。
不知文酒欢,去日如电光。
维君性孝友,举止诚可方。
每叹值乱离,汝最敦伦常。
忆昔老父在,先公籍同堂。
蔼然宗古道,操履如冰霜。
颇从孔李谊,得接历世芳。
子弟纷玉树,云兴足自彰。
余年在君后,终愧德业荒。
愿以兔丝弱,常依松柏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