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
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
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
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
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
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
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
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开篇"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两句,以焦山为背景,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久远、时光静好的氛围。
接着"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一联,则是从人物形象上着笔。诗人细致地刻画了女性装饰珠宝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能见到古代女子精心打理头饰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华美和奢侈。
"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一联,是对前述情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色”指的是珠宝的光彩,它如同云雾一般渗透进了青色的天空;而“光”则是这种装饰发出的光辉,仿佛能在黑暗中浮动。这两句极力渲染出了古代宫廷或贵族生活中的奢华与美丽。
最后"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一联,则是一个转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人才的培养。这里“楚材”指的是历史上楚国的贤才,代指有才能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深邃而又不无讽刺意味的美学观察。
惜匆匆,分手易,寂寞怨朝暮。
几日东风,春色顿如许。
探芳旧约蹉跎,六桥烟柳,未识我、别时情绪。
泪如雨。一枝欲寄凭谁,相对更无语。
水远山长,空赋断肠句。
怜它一段幽香,绣帏今夜,能否伴、梦魂飞去。
选楼修竹峭寒侵。按冰丝、指冷瑶琴。
弹到月明时,蟾辉朗彻遥岑。试回首、落雁沉沉。
声停处,别有悠扬逸韵,暗度疏林。
只钟期难觅,山水意何深。披襟。
清风入怀抱,爱涔然、古调愔愔。
出土忆号钟,廿字独矢丹忱。感沧桑、触物惊心。
念今日、但问移宫换羽,谁是知音。
况无弦、真趣三味,费研寻。
半夜窗前,一枝墙角。甚处风光到廖廊。
东君已许阳和放,笛声何故翻教落。
不禁风,偏宜月,休抛却。笑我半生真命薄。
没事被它闲事缚。暗把梅花自评度。
清香此际无多日,明朝再到还萧索。
驾三车,皈三宝,心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