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霜鬓傲蹉跎,廿载兰交意气多。
苔径忽闻喧燕雀,蓬门旋为辟蒿萝。
衔杯漫倚双文剑,击唾相怜一啸歌。
感旧壮怀俱不浅,至今搔首付沧波。
年来霜鬓傲蹉跎,廿载兰交意气多。
苔径忽闻喧燕雀,蓬门旋为辟蒿萝。
衔杯漫倚双文剑,击唾相怜一啸歌。
感旧壮怀俱不浅,至今搔首付沧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友李亮侯久别重逢的情景,洋溢着深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沉淀。
首联“年来霜鬓傲蹉跎,廿载兰交意气多”,诗人以“霜鬓”自喻年华已逝,但面对时光的流逝,他并未消沉,反而以“傲”字表达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二十年的老友情谊,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廿载兰交”运用了兰花象征高洁友谊的典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长久。
颔联“苔径忽闻喧燕雀,蓬门旋为辟蒿萝”,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映射了人物心情的转变。苔径上突然传来燕雀的喧闹声,仿佛是久违的欢愉;而诗人则亲自为来访的朋友开辟道路,显示出对老友的热情接待与重视。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重逢时的喜悦与温馨。
颈联“衔杯漫倚双文剑,击唾相怜一啸歌”,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交流。诗人与朋友举杯畅饮,倚靠在文剑旁,彼此相怜,以歌声表达内心的共鸣。这里的“文剑”可能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才情,而“击唾”则是古代文人间相互欣赏、赞美的方式,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默契。
尾联“感旧壮怀俱不浅,至今搔首付沧波”,诗人回顾往昔,感慨万千,即使时间流逝,那份壮志豪情依然深藏心底。如今,他或许会对着江水(沧波)轻轻搔首,思绪万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老友重逢时的喜悦、深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历史的厚重感。
尽日苦久旱,凌朝得微凉。
悠悠我所思,眇眇天一方。
搔首亟盥沐,篮舆上河梁。
城阇士如林,进取自行藏。
孰甘尺蠖屈,孰羡鸣凤翔。
分寸丝忽间,胶扰互奔忙。
唶嗟尚何诣,交谊或难忘。
山堂兮方斋,城树郁葱苍。
岂无尘榻地,茗瀹容细尝。
放身易云晚,屋角下残阳。
虚明见云风,从君以徜徉。
须臾夜色起,片月翻流光。
影静理无违,语惬情不伤。
相将得岁寒,留目禾黍场。
可以饱吃饭,馀事扫秕糠。
蜀道一琴鹤,高斋二百年。
中原之文物,谏疏庆历传。
政涂竟以归,虚白更安禅。
呜呼清风长,不与时俗迁。
每行大夫墟,踌躇倍依然。
或逢其耳孙,此意庶可宣。
敢论家世旧,岂但姻戚联。
只今我衰微,青衫空裹缠。
忧家复忧国,和战何其偏。
世臣匪乔木,休戚实共焉。
君从郑庄来,邂逅惊四筵。
到我南溪上,访我南涧边。
饮我一两杯,和我三四篇。
扶摇手中笔,湛如朱丝弦。
公侯必复始,爱直尔青毡。
要知先贤后,瓜瓞自绵绵。
子产晋叔向,信矣仇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