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履常入建阳·其二》
《赵履常入建阳·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俗眼无特见,多以形似非。

波流一荡靡,莽然浑无依。

岂不有天才,又思众所讥。

蹉跎度岁月,竟作浅陋归。

随世得富贵,事业徒纤微。

伟哉六经书,圣贤所发挥。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赵履常入建阳(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眼光的批判,以及对才华与名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俗眼无特见,多以形似非”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往往凭借表面相似性来判断事物或人的价值,而忽视了内在的独特性和本质。接着,“波流一荡靡,莽然浑无依”描绘了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比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真正的方向和依归。

“岂不有天才,又思众所讥”则进一步探讨了天才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天才或许拥有非凡的才能,但往往因为不被大众理解和接受,而遭受批评甚至误解。这种矛盾反映了社会对创新和独特性的接纳程度有限。

“蹉跎度岁月,竟作浅陋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遗憾。诗人通过这句话,警示人们不要让宝贵的时间在平庸中消逝,而应追求卓越和真实的价值。

“随世得富贵,事业徒纤微”指出了一些人为了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不惜牺牲个人理想和道德底线,最终却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成就。这反映了社会对物质成功过度推崇的现象,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忽视。

最后,“伟哉六经书,圣贤所发挥”将话题引向了儒家经典,强调了圣贤智慧的重要性。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载体,它们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道德规范,是指导人类行为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它提醒读者在面对世俗压力时,不应放弃自我,而应坚守内心的价值观,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萧何

相国人誇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

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0)

郭伋

安边治郡蔼仁风,竹马欢呼迎送中。

恺悌真为民父母,怀恩何处不儿童。

(0)

苏秦

本图富贵快心期,谩借从亲说便宜。

五国攻秦齐不至,客卿正是在齐时。

(0)

刘超

步侍车舆幽厄中,犹将古训启君衷。

他时改葬怀瞻望,可见当年授受功。

(0)

登舟客有诵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之句因成一绝

暖风收拾乍晴烟,春水西湖并半船。

若使杜陵轻著眼,应言直下是青天。

(0)

题东山道院

古院嵚?石作层,绿苔芳草近郊坰。

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里青。

静与黄蜂通户牖,閒将白鸟共沙汀。

道人亦有能琴者,一曲清徽最可听。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