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
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
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
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
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
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
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朋友间情谊交流和文学创作的态度。诗中“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巧妙地集结他人佳句并熟练运用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朋友间文艺交流的轻松氛围。"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则是说即使难得的好诗如天边的鸿鹄,也被友人随手以鸡作比,显现了文学才华横溢的场景。
"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一句中,“退之”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他的诗作曾让后来的诗人杜甫感动得泪下。这里的“惊笑子美泣”则是说友人的诗作同样让人读后不禁感慨落泪,接着便询问这位朋友何时能够结束离别返回。
最后,“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表达了作者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当被大家共享,而不是私藏。"明月"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比喻高洁无私的文学精神,可以普照每个家庭的院落。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对友情和文艺交流的珍视,以及他对于高质量文学作品应当广泛传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