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晴又复喜宜暄,绝胜春光大造恩。
防误农蚕明返棹,名山不必更情敦。
宜晴又复喜宜暄,绝胜春光大造恩。
防误农蚕明返棹,名山不必更情敦。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天气晴朗且温暖的喜爱,认为这比春天大自然的恩赐更为可贵。诗中提到,这样的天气适合农事,避免了误农蚕的情况,同时也无需特意去名山寻求情感的寄托。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清雅脱俗的情怀。通过“防误农蚕明返棹”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尊重,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而“名山不必更情敦”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情感满足的重要性,不一定非得依赖于名山大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
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
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
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
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
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
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
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
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
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
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