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
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
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
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
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
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
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
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
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
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
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
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
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
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
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
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
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
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
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
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
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充满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诗中以虎丘这一历史名胜为背景,通过“昔游”、“传闻”、“夫差”等词引入历史故事,如吴越争霸中的阖闾与夫差,以及与之相关的双龙剑、山石矿等象征物,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陨落。
“玉雁閟孤耿”、“青青土中血”等句,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哀叹。同时,“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梦想的破灭,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沧桑感的表达。最后,“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一句,以宝剑的光辉象征历史的痕迹,即使在夜晚也能照亮黑暗,寓意着历史虽已逝去,但其影响与价值依然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以及对英雄梦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
实是愁苦节,惆怅忆情亲。
会得两少妾,同是洛阳人。
嬛绵好眉目,闲丽美腰身。
凝肤皎若雪,明净色如神。
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唇。
衿服杂缇缋,首饰乱琼珍。
调弦俱起舞,为我唱梁尘。
人生贵得意,怀愿待君申。
幸值严冬暮,幽夜方未晨。
齐衾久两设,角枕已双陈。
愿君早休息,留歌待三春。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