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范生》
《送范生》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万里投殊俗,馀生老一丘。

尚怜之子秀,能慰此翁愁。

只欲连墙住,胡为下邑留。

黄尘诗思尽,乞与四山秋。

(0)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殊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馀生:剩余的岁月。
老:度过晚年。
一丘:一座山丘。
怜:怜爱。
子秀: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翁:老人。
愁:忧虑。
连墙住:相邻而居。
胡为:为何。
下邑:小城镇。
黄尘:尘世的纷扰。
诗思:创作诗歌的灵感。
尽:耗尽。
四山秋:四周的山中秋天景色。
翻译
我漂泊万里来到异乡风俗之地,余生只想在此山丘终老。
仍然怜惜这个秀气的年轻人,他能安慰我这老翁的忧愁。
只想与他比邻而居,为何还要留在这小城之中。
面对尘世纷扰,我的诗意已尽,只求换取四面山间的秋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范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范生远离故乡,到异域他乡谋生的深深关怀。"万里投殊俗"描绘了范生长途跋涉,投身陌生环境的艰辛,"馀生老一丘"则寄寓了诗人希望范生能在晚年找到安宁之地。"尚怜之子秀"表达了诗人对范生才情的赞赏,"能慰此翁愁"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能否排解自己忧虑的关切。

"只欲连墙住"表达了诗人期望范生能在新环境中安居乐业,"胡为下邑留"则以疑问形式表达了对范生为何选择在小城停留的不解。最后两句"黄尘诗思尽,乞与四山秋",诗人感叹范生在尘世奔波中可能难以找到创作灵感,希望能从自然的秋天景色中汲取诗情,寄托了对友人精神追求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禅人写师顶相求赞·其一

或处禅林,或居树下。或在僧房,或白衣舍。

法惠写出如是观,单明张拙秀才话。

(0)

偈颂七首·其三

破暑黄梅雨,清神白乳茶。

万缘俱不到,物外野僧家。

(0)

偈二首·其二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

(0)

临济大师赞

得马祖百丈黄檗之旨,发自己胸中本有底光明。

见僧入门便喝,谓之临济一宗。

三世诸佛搆不著,狸奴白牯搆不著。

(0)

普化赞

者汉走从何处来,鼓合临济白拈贼。

铎声摇撼动风雷,至今大地俱狼藉。

(0)

偈颂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元正启祚,鼻孔发露。万物咸新,笑面迎春。

净慈门下转风流,饭满钵盂茶满瓯。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