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桃源县,偏饶潘令花。
有村皆吠犬,无处可栖鸦。
水浊谁知石,蓬孤幸植麻。
仍怜折腰苦,无梦暇还家。
浪说桃源县,偏饶潘令花。
有村皆吠犬,无处可栖鸦。
水浊谁知石,蓬孤幸植麻。
仍怜折腰苦,无梦暇还家。
这首诗描绘了桃源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
首联“浪说桃源县,偏饶潘令花”,诗人以戏谑的口吻提到桃源县,这里的“潘令花”借指潘岳的《金谷园》中的桃花,暗喻桃源县的美景,却也流露出一种世外桃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
颔联“有村皆吠犬,无处可栖鸦”,通过犬吠与鸦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秩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颈联“水浊谁知石,蓬孤幸植麻”,诗人以水之浑浊反衬石之坚贞,蓬草的孤独中寄寓着希望与生存的力量,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仍怜折腰苦,无梦暇还家”,表达了诗人对为官之苦的同情与无奈,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源县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算浮生碌碌,止少得,一囊钱。
且频唤索郎,亟邀欢伯,笑傲花前。
富贵此生休问,尽徜徉、山水度残年。
孰惯红尘短卫,饱图白社高眠。数弓隙地结茅椽。
疏竹嬲溪烟。有峰际闲云,松间野鹤,相对翛然。
数声渔笛何处,看斜阳、暧暧下平川。
试问郁单天子,何如酒肆神仙。
笺擘芙蓉,略点染、粉堆金簇。
仿佛是、雁排锦柱,龙吟豪竹。
长啸不除湖海气,清谈自带烟霞幅。
有东风、寒食汉宫诗,金闺读。花前饮,人如玉。
星下醉,天为烛。高歌吾老矣,空摩双目。
谁信倚风巴里调,换来一斛珍珠曲。
倩火攻、奇策更先登,难兄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