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高阁锦云边,越女如花照绮筵。
舞罢石榴裙带缓,侍儿扶过玉阶前。
琼楼高阁锦云边,越女如花照绮筵。
舞罢石榴裙带缓,侍儿扶过玉阶前。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时分,琼楼高阁与锦云相映衬的繁华景象,以及越女在绮筵上如花绽放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舞罢石榴裙带缓”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女子舞动后的轻松与优雅,而“侍儿扶过玉阶前”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秩序井然。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元宵节庆的盛景图,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节日氛围。
诗能动三光,亦能贯九泉。
诗人以诗语,万物皆自言。
我读诸子诗,称心如所论。
如饥自知味,如寒自知温。
独有难言者,一生积艰屯。
非圣孰能达,愧我非其人。
愿使深者浅,愿使昧者真。
信哉青厓翁,言志无所先。
长春春归草未绿,直为看花乞休沐。
海上樱林一夜开,举国寻春竞追逐。
朝来宿雾犹连海,紫气涨空吐秾郁。
日光忽入如贯虹,璎珞漫天散珠玉。
云中君下云四起,飞拥岩腰或山麓。
又疑蜃气幻群姝,粉魄脂魂粲盈目。
花间士女各携酒,席地酣歌挈其族。
先生微行杂众醉,岂必独醒聊曳足。
当年彩笔已难状,残锦探怀毫更秃。
沧桑回首梦龙华,炫昼崇桃语谁续?
梅泉诚善颂,惜此盖世翁。
惜乎天不与,非穷亦非通。
举世如鸿毛,泰山在此穷。
七十何所求,哀歌气填胸。
友朋稍见知,来往成奇踪。
春秋归斯楼,八年更雨风。
置子鲁阳戈,行看日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