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
《西湖》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东南饶湖山,开此佳丽境。

澄湖一万顷,倒影镜光净。

远山翠屏纡,近山晚妆靓。

禅关郁岧峣,云外发钟磬。

画船如画屋,摇荡波不定。

芙蕖明的历,鱼鸟乐飞泳。

林祠与岳墓,瞻拜得所敬。

林祠竹梅疏,岳墓松柏劲。

缅思南渡后,文物亦云盛。

偷安湖山乐,气势遂不竞。

国绪缀旒危,边圉豺虎横。

兹惟堪逸游,未足拟形胜。

腐儒感兴亡,吊古发孤咏。

酒酣促归驾,日落烟水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诗人从东南地区的湖山美景引入,点出西湖作为佳丽境地的地位。接着,通过“澄湖”、“倒影”、“远山”、“近山”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湖面的清澈与山峦的翠绿,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禅关的钟声与远处的云雾交织,增添了诗作的神秘与深邃感。

画船在湖面上轻轻摇曳,芙蕖(荷花)在水中明亮闪烁,鱼鸟自由飞翔游泳,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图景。林祠与岳墓的描写,则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敬仰,增加了诗作的文化底蕴。

诗人缅怀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感叹当前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尽管可以在此享受逸游之乐,但面对边疆的危机,这种乐景显得有些无力。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感慨为结,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切思考,以及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历史、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回至松江

欲向江南采白苹,杜鹃啼后已无春。
洞庭龙女云中降,手把双珠笑赠人。

(0)

佛书载兜率天有内院道书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内

结发师心内院行,紫云门阙碧霞城。
一声霹雳冲天响,万点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变,床头铁杖带龙腥。
极知富贵非吾事,玉简珠缯有姓名。

(0)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
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
凤凰城裹旧徘徊,村裹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0)

辛酉正月初八日入郡赴高校书之约二十二日出

竹篱茅屋两三家,白昼青春自岁华。
碧縠水边搓柳线,绿罗天畔绣桃花。

(0)

真直院招饮道山群玉堂自陈秘监而下凡八人坐

压架春风十万条,护檐霜干自萧萧。
一朝尽识群贤面,陡觉星辰共碧霄。

(0)

访汤粹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