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
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
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
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
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
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
这首宋诗《郡斋与龚济叔刘薰卿谈诗》是曾丰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其奈鱼虫草木何”以自然界的鱼虫草木为对象,暗示诗歌创作应关注生活与自然的细微之处。接下来,“诗之机械也无多”揭示了诗歌并非机械式的技巧堆砌,而是要蕴含真情实感。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强调诗人在创作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用心去培养诗的气韵,让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诗人推崇的是质朴无华的风格,如“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意指高尚的诗歌如同君子的淡泊,简单而深沉,如同圣人的和谐,不需繁复的装饰。
最后两句“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传达出诗人认为诗歌应当与天地鬼神共鸣,达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技巧。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曾丰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主张诗歌应源于生活,发自内心,追求真挚与和谐。
壶山积雨朝来歇,商飙吹红入枫叶。
感时对景足惊心,况复行人话离别。
去年君向壶山阴,六经义理钩其深。
骇浪奔腾翻学海,鲜葩绚烂翘词林。
今日旗亭折杨柳,龙泉如虹射牛斗。
中立程门道已南,阿蒙吴下才非旧。
君家世父乌台英,德威久被闽南城。
骑箕一去今几载,闾阎赤子犹知名。
君归重淬吴刚斧,来岁㩦登广寒府。
桂花斫取最高枝,迈烈扬芬绍前武。
中城有危楼,万象势尽低。
飞檐焕华采,杰栋凌云霓。
楼中有少妇,良人久乖暌。
有时歌声起,秋风共凄凄。
秦筝清且哀,调与歌声齐。
宛转不能已,青天红日西。
眼前孰知音,弦歌徒悲悽。
却羡比翼鸟,一双长并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