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峰峦合,云扃昼阒寥。
虚窗临树杪,曲阁绕山腰。
何事劳车马,频年走市朝。
却惭林下衲,闭户草萧萧。
野寺峰峦合,云扃昼阒寥。
虚窗临树杪,曲阁绕山腰。
何事劳车马,频年走市朝。
却惭林下衲,闭户草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昭武福山寺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与宁静氛围。
首联“野寺峰峦合,云扃昼阒寥”描绘了寺庙所处的环境,野寺坐落在群峰之中,云门关闭,白天也显得格外寂静。这里运用了“合”和“阒寥”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山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环境的清幽。
颔联“虚窗临树杪,曲阁绕山腰”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建筑布局。虚窗对着高树的顶端,曲曲折折的阁楼环绕着山腰,营造出一种既空灵又幽深的空间感。这两句通过“虚窗”和“曲阁”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
颈联“何事劳车马,频年走市朝”转而抒发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他询问为何要劳碌奔波于车马之间,频繁地往来于繁华的都市。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尾联“却惭林下衲,闭户草萧萧”则是诗人自省之语。他惭愧于自己未能像林下的僧侣一样,选择闭门静修的生活,只能眼见门外草木萧瑟,内心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昨日诏书下,求贤访陆沈。
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君独南游去,云山蜀路深。
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薄。
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
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
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
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
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
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
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
不求安师卜,不问陈生药。
但对丘中琴,时开池上酌。
信风舟不系,掉尾鱼方乐。
亲友不我知,而忧我寂寞。
殷勤江郡守,怅望掖垣郎。
惭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
事随心未得,名与道相妨。
若不休官去,人间到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