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径沾衣湿,登台试屐危。
乾坤增壮观,江海得深期。
历乱瑶华吐,纷披玉树枝。精微谁与并?
顾陆颇相宜。
晓径沾衣湿,登台试屐危。
乾坤增壮观,江海得深期。
历乱瑶华吐,纷披玉树枝。精微谁与并?
顾陆颇相宜。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登山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句“晓径沾衣湿”点明了清晨登山的情境,薄雾或雪水沾湿了行人的衣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登台试屐危”则描绘了登山时的谨慎与紧张感,通过“试屐危”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崎岖不平。
“乾坤增壮观,江海得深期”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内心深处宁静的向往。接下来,“历乱瑶华吐,纷披玉树枝”描绘了雪后山林的景象,瑶华(美玉)与玉树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雪花覆盖下的树木之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洁白的雪衣所包裹。
最后,“精微谁与并?顾陆颇相宜”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将眼前所见的美景转化为艺术作品,这里暗含了对古代画家顾恺之和陆探微艺术成就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登山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晓色明窗绮。耿残灯、寒生翠幕,鸟啼人起。
一夜西园新雨过,细草闲花似洗。
漾澜影、柳塘春水。
闲昼双飞归来燕,正东风、漫漫吹桃李。
还是个,闷天气。回廊小院帘垂地。
想连天、芳草萋迷,短长亭外。
愁到春来依然在,旧事浑如梦里。
又生怕、人惊憔悴。
楼上谁家吹长笛,向曲中、说尽相思意。
三弄处,寸心碎。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
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
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
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桥风月,称迷楼、卷尽帘箔。
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
驿骑朝驰,宝鞍赍赐,御筵宣押。
更赐环促召,中书入令,作汾阳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