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川亭上望秦川,万里风烟在眼前。
轩槛倚檐高几许,去岩尺五是青天。
望川亭上望秦川,万里风烟在眼前。
轩槛倚檐高几许,去岩尺五是青天。
《望川亭》这首诗,由金代诗人孙锜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望川亭上望秦川”,开篇即点明地点与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高处俯瞰的场景中,秦川的辽阔景象尽收眼底。次句“万里风烟在眼前”,进一步渲染了视野的开阔与景色的壮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诗人的眼前展开,风起云涌,皆可尽览。
接着,“轩槛倚檐高几许”一句,以具体的建筑细节——望川亭的轩槛和檐角,来衬托出亭子的高度,暗示着诗人所站之处的高耸,同时也为下文的景物描写提供了背景。
最后,“去岩尺五是青天”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亭子之上的广阔天空,仿佛距离岩石只有尺五之遥,便能触及青天,进一步强调了视角的高远与景色的壮观。
整首诗通过对望川亭及其周围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高度赞美,同时也体现了金代文学中对于自然景观描绘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