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高插天,突立如削铁。
仄径蟠修虬,萦纡出山脊。
中逢丛竹林,夕阳漏深碧。
石腹呀然开,危楼架岩隙。
静者白云栖,微听暗溜滴。
跨空虹梁横,达傍月牖辟。
古藤纷倒垂,异卉茁如织。
锐欲穷幽探,老恨乏足力。
诡奇非一状,知是真灵宅。
仙姝冰雪姿,来此餐松液。
遐举在何年,丹灶无遗迹。
似闻笙鹤声,空山风露夕。
万峰高插天,突立如削铁。
仄径蟠修虬,萦纡出山脊。
中逢丛竹林,夕阳漏深碧。
石腹呀然开,危楼架岩隙。
静者白云栖,微听暗溜滴。
跨空虹梁横,达傍月牖辟。
古藤纷倒垂,异卉茁如织。
锐欲穷幽探,老恨乏足力。
诡奇非一状,知是真灵宅。
仙姝冰雪姿,来此餐松液。
遐举在何年,丹灶无遗迹。
似闻笙鹤声,空山风露夕。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险峻而神秘的山洞景观,名为"仙姑洞",作者孙锵鸣以清朝的文人视角,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奇特风貌。首句"万峰高插天,突立如削铁",形象地刻画了山峰的陡峭和峻拔。接下来的诗句"仄径蟠修虬,萦纡出山脊",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行于山岭之间,犹如盘旋的龙。
诗人行至洞中,见到了"丛竹林"与"夕阳漏深碧"的景象,增添了宁静与神秘感。"石腹呀然开,危楼架岩隙"则展示了洞穴内部的壮观,仿佛高楼凌空而建。洞内还有"白云栖"、"暗溜滴"的细节,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人感叹"锐欲穷幽探,老恨乏足力",表达了想要深入探索洞中奥秘的愿望,但因年事已高而力不从心。"诡奇非一状,知是真灵宅"进一步强调了洞穴的奇异和神圣。"仙姝冰雪姿,来此餐松液"暗示了洞穴可能与仙人或神话传说有关。
最后,诗人遥想"遐举在何年,丹灶无遗迹",表达了对古代仙人修炼之地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遗迹消失的遗憾。"似闻笙鹤声,空山风露夕"以悠扬的乐音和夜晚的山风露水作结,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诗意的余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姑洞的自然之美与神秘之感,充满了浓厚的仙家气息和诗人的情感投射。
奉诏欢均草莽臣,郊原风日自温温。
欲知太守催耕意,重谷劭农本圣恩。
屈指宣和岁在辰,于今四十有三春。
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