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岭招寻外,苍崖感慨中。
林峦清曙色,草木耀军容。
台阁诗仙侣,云霞羽客踪。
胜游殊未已,山寺忽鸣钟。
碧岭招寻外,苍崖感慨中。
林峦清曙色,草木耀军容。
台阁诗仙侣,云霞羽客踪。
胜游殊未已,山寺忽鸣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圭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和人文雅趣。首句“碧岭招寻外,苍崖感慨中”以“碧岭”、“苍崖”开篇,不仅勾勒出山岭的色彩层次,也暗示了游览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外在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感慨。接着,“林峦清曙色,草木耀军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清晨时分山林间的宁静与生机,将自然界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巧妙结合,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台阁诗仙侣,云霞羽客踪”则将视角转向了人文景观,诗人与文士、道士相伴,共同品味着山中的诗意与仙气,体现了文人墨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最后,“胜游殊未已,山寺忽鸣钟”以“胜游”二字总结了这次愉快的旅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山寺忽鸣钟”则为这幅画卷添上了几分禅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何来琐骨玲珑,翩翩忆向空中坠。
皎洁脂凝,娉婷玉立,轻盈砍语。
似絮沾泥,如花堕溷,前身何处。
记儿童游戏,几回雕镂,便自见、丰神露。
只有玉娥生妒。洗铅华全身寒素。
春光融泄,腰肢消瘦,凭谁防护。
冷眼相看,偶然含泪,悄无情绪。
伯明朝、日上帘栊,蓦地效、飞琼去。
偶梦前游,满座上、凄凄切切。
才几日、钗光钏影,鬟云肌雪。
浅碧窗儿梧叶雨,深红帘子梨花月。
凭谁将、旧境剪分开,并州铁。蚕已死,丝难绝。
麝已尽,香难灭。叹憨生儿女,痴心空热。
南国年华桃叶妹,西风捐弃蘼芜妾。
把将来、归宿较而今,为悲咽。
柔丝钓艇,占翠藤洞壑,绿蓑烟雨。
蓼叶重厓,騃女痴儿闲自语。
坐看波腾浪涌,溯流柁滩声如虎。
危累卵一发千钧,性命系炊许。编户。尔与汝。
正米豆熟时,挈鱼归去。伯歌季舞。
黄犊徐徐下平楚。
惆怅天涯旅客,乡梦醒数声归橹。行更住。
问此夕断魂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