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风流,江左文豪,仗策北来。
羡一编在箧,餐霞霏玉,千秋自赏,绝艳惊才。
憔悴江潭,逡巡京洛,十载兰成意可哀。
芒鞋遍,仗乌丝綵笔,抒写孤怀。而今名满燕台。
看鞭弭、中原何有哉。
尽危楼百尺,从君高卧,旗亭群伎,聊与徘徊。
雪苑人稀,酒垆风邈,读罢新词倦眼开。
期成赋,有黄金为寿,一拂尘埃。
六代风流,江左文豪,仗策北来。
羡一编在箧,餐霞霏玉,千秋自赏,绝艳惊才。
憔悴江潭,逡巡京洛,十载兰成意可哀。
芒鞋遍,仗乌丝綵笔,抒写孤怀。而今名满燕台。
看鞭弭、中原何有哉。
尽危楼百尺,从君高卧,旗亭群伎,聊与徘徊。
雪苑人稀,酒垆风邈,读罢新词倦眼开。
期成赋,有黄金为寿,一拂尘埃。
这首《沁园春·其五》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作品,他以董舜民的苍梧词为灵感,通过词句表达了对董氏才华的赞赏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词中“六代风流,江左文豪”赞扬了董舜民的文采,将其比作江南的杰出文人。接下来,“一编在箧,餐霞霏玉”描绘了董氏作品的珍贵和高雅,犹如仙人之食,令人赞叹。
“憔悴江潭,逡巡京洛”则表达了董舜民的漂泊生涯,他在江边和京都之间徘徊,心境凄凉。“十载兰成意可哀”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艰辛与落寞。词人借“芒鞋”、“乌丝綵笔”等意象,寄寓了对董舜民孤高的敬仰和同情。
“而今名满燕台”转而赞赏董氏如今的名声,然而“看鞭弭、中原何有哉”又暗示了对中原局势的忧虑,暗示了战乱和动荡。接下来,词人以“危楼”、“旗亭群伎”等场景,寓言式地表达对董舜民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生活状态。
“雪苑人稀,酒垆风邈”描绘了冷清的环境,而“读罢新词倦眼开”则体现了董舜民的才华和词作的魅力。最后,“期成赋,有黄金为寿,一拂尘埃”表达了词人希望董舜民能继续创作,用诗歌拂去世间的尘埃,寓意着对他未来的期待和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词既是对董舜民才情的赞美,也是对时事的隐晦评述,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