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暖璇霄,波融太液,宝拘分开辇路。
当此夜、衣香人面,星桥畔暗尘如雨。
奈银花、火树萧条,频凝望、角抵鱼龙何处。
正门掩东风,笛横别院,让与侯家歌舞。
欲倩东皇强作主。把三夕春光,一宵留住。
金缕奏、漏声停滴,玉缸倒、客怀莫诉。
况年来、子野多情,看天外烽烟,人间荼苦。
仗冉冉韶华,溶溶残月,都向醉乡归去。
气暖璇霄,波融太液,宝拘分开辇路。
当此夜、衣香人面,星桥畔暗尘如雨。
奈银花、火树萧条,频凝望、角抵鱼龙何处。
正门掩东风,笛横别院,让与侯家歌舞。
欲倩东皇强作主。把三夕春光,一宵留住。
金缕奏、漏声停滴,玉缸倒、客怀莫诉。
况年来、子野多情,看天外烽烟,人间荼苦。
仗冉冉韶华,溶溶残月,都向醉乡归去。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金明池·十六夜,用秦少游韵》描绘了一幅热闹又寂寥的元宵夜景。开篇以温暖的气息和融化的湖水为背景,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宝炬分开辇路"描绘了灯火辉煌的景象,而"星桥畔暗尘如雨"则隐喻着人群的密集和繁华。
接着,诗人感叹烟花虽美,但"银花、火树萧条",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凋零。他遥望远方,寻找娱乐表演的踪迹,却只见"角抵鱼龙何处",流露出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和现实的落寞。
"正门掩东风,笛横别院,让与侯家歌舞"进一步揭示了权贵们的奢华,而普通百姓的欢乐被剥夺。诗人试图留住春光,但"金缕奏、漏声停滴,玉缸倒、客怀莫诉"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客居他乡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慨岁月无情,烽烟四起,人间疾苦,只能借酒消愁,"仗冉冉韶华,溶溶残月,都向醉乡归去",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