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恨重牵。写向蛮笺。鸿飞的的到君边。
应忆杜郎憔悴甚,鬓影茶烟。门外听啼鹃。
诉与樽前。相思相望太绵绵。
算是天涯相见好,见也堪怜。
说起恨重牵。写向蛮笺。鸿飞的的到君边。
应忆杜郎憔悴甚,鬓影茶烟。门外听啼鹃。
诉与樽前。相思相望太绵绵。
算是天涯相见好,见也堪怜。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高旭所作的《卖花声·怀嘐公海上》。诗人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说起恨重牵"开篇,直接抒发了心中的愁绪,仿佛连言语都无法摆脱那份沉重的思念。"写向蛮笺",通过书信寄托情思,暗示距离遥远,只能通过文字传达心意。
"鸿飞的的到君边",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期盼和思念,希望对方能感知自己的深情。"应忆杜郎憔悴甚,鬓影茶烟",借用杜甫的形象,描绘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的模样,画面感强烈。
"门外听啼鹃"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哀怨的氛围,门外的杜鹃啼叫,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相思。"诉与樽前",诗人对着酒杯倾诉,希望能借酒浇愁,但愁绪却更浓。
最后两句"相思相望太绵绵。算是天涯相见好,见也堪怜",直抒胸臆,虽然远隔天涯,但能相互思念也是一种慰藉,然而即使相见,也只会让彼此更加怜惜对方的处境和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节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挂念和无奈的相思之情。
伊洛正音闻者寡,邪说异端难并驾。
春风不到六经堂,和煦无由蔼天下。
卓然人物既兴起,浩然一气均陶冶。
横秋霁月耿东南,劲草疾风知用舍。
堤障狂澜如砥柱,渊源理学扶宗社。
伊周文宪复精明,汉唐述作俱陵跨。
论道经邦坐策勋,弹冠束带无遗野。
遂令四海九州内,三尺儿童耻言伯。
太山盘石固无疆,乱臣贼子胡为者。
今日枢庭拜宇文,还似前朝相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