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
虽然著宫锦,不及无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
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归。
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
虽然著宫锦,不及无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
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的《京中怀归》,并非宋代罗孟郊的作品。罗隐是唐末五代时期的重要诗人。诗歌表达了诗人自从离开家乡,题名京都之后,对回归故乡的深深思念。他虽然身着华丽的官服,但内心却羡慕那些朴素无华的老人,因为他们的生活更接近自然,无需忧虑仕途纷扰。
"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自从有了功名之后,这种思乡之情更为强烈。接下来的"虽然著宫锦,不及无斑衣",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身着华丽的官服,也比不上家乡老者穿着无斑点的衣服自在。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描绘出故乡傍晚时分桑树和榆树下宁静的画面,以及他在他乡经历风雨飘雪的艰辛,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归",以景结情,诗人想象自己在庭院中停下弹奏,凝视着南飞的大雁,寄托了他对归乡之雁的羡慕与自己的思归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画面感的怀乡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
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
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
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
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