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寺,晓起礼佛,遂步至南涧》
《石门寺,晓起礼佛,遂步至南涧》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鸟鸣春山曙,升阳暖松间。

禅扃晨未开,随僧犹晏眠。

从容始披衣,盥漱草堂前。

仰见数峰峻,杳霭当晴天。

步阁礼金像,默讽无生篇。

耳目稍已净,钟磬但悠然。

缓步蹑石磴,倚杖听涧泉。

时见山中人,动作亦萧闲。

岂无人事劳,幽兴此中偏。

安得遗世累,遂此山居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石门寺的静谧与庄严氛围,以及诗人对佛教修行的虔诚与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鸟鸣春山曙,升阳暖松间”以鸟鸣唤醒春日黎明,阳光温暖松林,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宁静祥和的景象。接着,“禅扃晨未开,随僧犹晏眠”则描绘了寺庙清晨的宁静,僧人们尚未起床,体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专注。

“从容始披衣,盥漱草堂前”展现了诗人缓缓起床,进行日常的清洁仪式,这一细节体现了他对修行的认真态度。接下来的“仰见数峰峻,杳霭当晴天”通过描写远山的峻峭与云雾缭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灵与神秘。

“步阁礼金像,默讽无生篇”描述了诗人步入寺庙,恭敬地礼拜佛像,并默默诵读佛经,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与内心的平静。随后,“耳目稍已净,钟磬但悠然”暗示了在诵经之后,诗人的心境得到了净化,周围的声音也显得更加悠扬和谐。

“缓步蹑石磴,倚杖听涧泉”描绘了诗人沿着山路行走,途中倚杖倾听山涧泉水的声音,这一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最后,“时见山中人,动作亦萧闲”表明诗人偶遇山中的其他修行者,他们的举止同样显得悠闲自在,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

“岂无人事劳,幽兴此中偏”表达了尽管世间有许多烦忧,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却能获得更多的宁静与乐趣。最后一句“安得遗世累,遂此山居便”则是诗人对摆脱尘世烦恼、在此山中定居的愿望,体现了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深刻体验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出自蓟北门·其一

蓟门何苍苍,渔水何湲湲。

壮夫身在边,那能复生还。

千金买骏马,百金饰刀环。

相邀晓出塞,誓捣贺兰山。

(0)

得家书

一纸乡书来万里,独怜游子客天涯。

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

(0)

闺情

女萝飘绿上窗纱,墙角东风燕子斜。

绕遍空庭春寂寂,半帘疏雨落梨花。

(0)

长安见雪

积素凝寒透琐闱,乱铺风片转辉辉。

祥占太史春偏早,曲奏仙郎和更稀。

色映瑶台迷鹤舞,光摇银树失花飞。

玉河堤畔人归晚,带得琼珠满客衣。

(0)

赠黄司勋汝霖

灵山泄玄秘,神泽见龙光。

菁华萃令哲,郁为东南望。

属情羲皇际,秉志班马场。

飞谈捲秋云,敷藻发春光。

鱼鸟浃流观,山水足徜徉。

伊余弄柔翰,纵横靡所匡。

愿以一枝栖,希彼千仞冈。

圆机齐物类,达观等彭殇。

申交谊则殷,引领企来章。

(0)

漫述·其二

刻鹄形犹类,屠龙用不成。

风尘双鬓短,湖海一身轻。

举世都谈道,皇天亦忌名。

好归筑山舍,栖息任阴晴。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