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柳枝·其一》
《杨柳枝·其一》全文
唐 / 翁承赞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

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

(0)
注释
斜拂:阳光斜照。
中桥:桥的中央。
远映楼:远处的楼阁倒影。
翠光:翠绿的光芒。
骀荡:摇曳,动荡。
晓烟:清晨的薄雾。
洛阳才子:指洛阳有才华的人。
多情思:情感丰富,富有诗意。
横把金鞭:随意地挥舞金鞭。
约马头:招呼马匹,准备出发。
翻译
阳光斜照在桥上,远处的楼阁倒映其中,翠绿的光芒在清晨的薄雾中摇曳。
洛阳的才子们多情而富有诗意,他们随意地挥舞着金鞭,招呼着马匹的头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洛阳城郊的风景画面。"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中,“斜拂”形容阳光的倾斜与柔和,"中桥"则是诗人所站立的位置,从这里可以望见远处的楼阁。"翠光"指的是柳树在春日里的鲜绿色彩,而"骀荡"则形容这种颜色的明亮而又动人。"晓烟收"表达了早晨薄雾随着太阳升起逐渐散去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洛阳才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这里的"多情思"表达了一种对生活、自然、历史等一切美好的深切情感。而“横把金鞭约马头”则是说诗人不忍心离开这片风景,所以用金制的马鞭轻轻地拨住了马头,延缓离去的步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恋之入骨、不忍离去的情怀。

作者介绍
翁承赞

翁承赞
朝代:唐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猜你喜欢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耳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馀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璧。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0)

登度雪台

金沙岁岁占先回,不等荼糜一并来。

今岁香红与香雪,两花同日忽齐开。

(0)

惠泉酒熟

敲冰汲山泉,炊玉酿霜醅。

忽然油成泓,失却琼作堆。

抱瓮输竹渠,挈瓶注银杯。

银杯不解饮,倾泻入我怀。

酒圣凡五传,道统到吾侪。

谁云孟氏醇,轲死不传来。

醉乡天张幕,糟丘曲为台。

吾欲往相宅,今夕未拟回。

(0)

寒食上冢

径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0)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三成蹊亭

红雨未随风,白雪忽满枝。

祇今正月尾,政是断肠时。

(0)

晓过新安江望紫阳山怀朱元晦

紫阳山下紫阳翁,今住闽山第几峰。

退院归来罢行脚,被他强占一江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