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一夏日石楼夕望》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一夏日石楼夕望》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楼聊复当登台,小户疏帘面面开。

绕槛溪声千涧落,垂天雨色万峰来。

时艰驿路多豺虎,民力秋原半草莱。

醉倚石阑成永啸,高城愁听角声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石楼上远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登楼聊复当登台,小户疏帘面面开”,诗人以登楼为引子,表达了暂时忘却尘世烦恼,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小户疏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疏离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颔联“绕槛溪声千涧落,垂天雨色万峰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溪水潺潺,仿佛千条溪流汇聚,雨色如织,万座山峰在雨中若隐若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感慨。

颈联“时艰驿路多豺虎,民力秋原半草莱”,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艰难与动荡。驿路上充满危险,比喻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田野荒芜,象征民生凋敝。这一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同情。

尾联“醉倚石阑成永啸,高城愁听角声哀”,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悲愤。在醉意中倚靠石栏,长啸以抒发心中的不平,同时在高城之上听到哀怨的号角声,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现实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雨中偕友人自蓬莱驿乘舟谒禹陵·其二

驻马山门望翠屏,禹陵风雨昼冥冥。

峰峦回合朝群后,松桧参差护百灵。

辇道草荒严伏腊,衮衣庙古肃丹青。

祖龙亦是东巡者,秦望寥寥片石铭。

(0)

春日登武宁楼同黄尧衢作

楼控青山入望遥,移尊选胜趁花朝。

九华翠湿仙人掌,千树寒生玉女标。

松柏春晴喧鸟雀,关门日落见渔樵。

狂来欲跨双龙去,阊阖班中问九霄。

(0)

登泰山·其二

岱宗东望翠微重,曳杖初闻缥缈钟。

半岭烟霞迷汉畤,四时风雨咽秦松。

缑山直跨仙人鹤,函谷遥瞻柱史龙。

七十二君呼不起,安期何处采芙蓉。

(0)

读弇州集赠王元美先生·其二

先朝一疏乞岩阿,再起中原竟若何。

楚泽鱼龙骄白日,吴江风雨满青莎。

翟公门静堪罗雀,逸少书成欲换鹅。

何物千秋名不朽,寻常附骥一相过。

(0)

赠夏陈州以道

使君五马领专城,卧治淮阳更有声。

郡阁三年看下凤,幨帷千里听迁莺。

峥嵘色并衡山壮,浩荡波函梦泽清。

尊酒相倾怜此日,孤鸿南去倍含情。

(0)

会稽舟中

雪满江头路已迷,萍踪何事更凄凄。

欲探禹穴怀司马,一夜扁舟入会稽。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